快好知 kuaihz

“孔雀”仍爱东南飞,毕业生为何更爱去沿海大城市?

尽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毕业生仍然更倾向于在沿海地区就业。

智联招聘13日发布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当前区域就业机会与大学生的流动意向存在错配。“孔雀欲往东南飞”的趋势依然突出,东部地区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报告显示,当前东部地区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51.3%的就业岗位需求,而6月份大学生往东部地区投递简历的比重达到57.0%,后者比前者高出5.7个百分点。相对而言,虽然中部地区提供了22.6%的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但6月份只有18.0%的大学生简历投递到中部地区,而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岗位需求和求职者意愿基本保持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错配特别突出,岗位需求占比远高于简历投递占比。第一财经记者今日梳理了33所名校(包括29所985大学和4所分数线较高的211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后也发现,中部地区几所代表性名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的本省留存率都比较低,甚至低于西部的名校。相比之下,这些名校有大量人才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参加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去向第一的是广东,占28.8%,略超留在湖北的比例。武汉大学留在本省就业的比例只有29.78%,到广东就业的比例达到了24.08%。某种程度上,高教重镇武汉成为珠三角尤其是深圳的人才培养基地。

这些毕业生更愿意到沿海就业,主要因素还是在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待遇更高、就业机会更多,发展空间更大。而且这些地方的营商环境更好、民营经济、科创企业更为发达。例如,在已公开的华为“天才少年”中,有4名来自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且其中3人拿到了“天才少年”最高档年薪201万元。

另外,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也促使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在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内,有多个一二线城市,对人才而言,在城市群内部就业不仅选择面大,而且跨城流动的成本低。

与此同时,当前城市群内部的人才流动机制也在不断完善。8月13日,广州举行第165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起草情况介绍专题),《草案》提出,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的人才入户积分,在广州可获累计认可。

广州市司法局立法二处处长程应游在会上提到,面向特定地区放宽户籍限制,缩减专业人才入户时间,这在国内地方立法尚属首次,也是广州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草案》如获通过,广州将是国内第一个实现跨地区落户积分互认的城市。

不过,尽管沿海发达地区对毕业生仍具备高吸引力,但对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是否选择到沿海大城市就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以及杭州这样的二线龙头城市,产业发展层次更高,人才竞争也更加激烈,名校的学生到这些城市的竞争力更强,也更容易站稳脚跟,而非名校的毕业生,要在这些城市立足难度就更大。

从武汉的各大学校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到广东就业的比例最高,而留在湖北的比例较低。相比之下,湖北的其他高校到广东就业的比例就低不少。以湖北大学为例,该校留在湖北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六成,到广东就业的比例不到一成。

前述智联招聘的报告提醒,当前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为大学生提供了21.4%的工作岗位,但拥有这四个城市户口的大学生比重仅占3.5%,特别是前往北京和上海的大学毕业生将面临严峻的落户难问题。

因此,对不少毕业生来说,在沿海大城市较难立足的情况下,不如退而求其次,选择中西部的城市。毕竟中西部的不少省会城市,近年来高端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例如,今年6月,小米CEO雷军到访湖北,雷军说,小米坚定不移看好湖北、看好武汉,将扩大在湖北投资,把武汉第二总部建成超大规模研发总部,在新基建、公益扶贫、农产品线上销售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说,进入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像成都、武汉、重庆、西安等中西部地区高教资源丰富的大区中心城市,正逐渐捡回发展优势。这些城市也正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孔雀  孔雀词条  大城市  大城市词条  沿海  沿海词条  东南  东南词条  毕业生  毕业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