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学习的成果?
当然是需要使用解决问题的时候的知识的量和有效程度来衡量的。
知识的量很好理解。而这个有效程度是能够解决问题的难度来衡量,也就是能够解决难度高的问题就是更有效。
所谓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意味着不是学习的当场,当然要包括当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过一段时间,比如高考。
所以,学习的成果由下式表达:η χ t χ λ χ D
其中,
η 是学习的效率
t 是学习时间
λ 是随时间忘记的衰歇系数
D 是过一段时间以后的掌握知识的深度
最好理解的是t学习时间。而现在的高三都很辛苦,没有什么可以有效挖掘的时间,因为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还需要足够的睡眠等身体健康必须的时间。
掌握知识的深度是主要关系到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的成绩,比如80分提高到90分是需要提高届时能够利用知识的深度解决难度高的问题。
学习效率和衰歇系数是相互矛盾和制约的。临时记住的多,那么大脑受不了,所以越多其实际掌握的知识越少,或者说超过一定的量它是下降的而不是增加。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量会逐渐的下降。
从这些分析仔细琢磨就能够得出结论,深度掌握知识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其优点是:
1,不容易忘记,也就是衰歇系数等于1,
2,不容易忘记,所以不怎么需要复习;
3,掌握知识的深度不会明显下降;
所以,除时间以外的因素的乘积会达到最高,尤其是复习的时候,也就是一举三得。
尤其是对有一定的基础的高三学生最有效,因为他们需要的是漏洞的巩固和不确信的知识的补充。
如,80分学生需要提高剩下20分的成绩,那么有效解决剩下的20分问题才是关键,而这一点没有深度掌握知识是不大现实的,好比高考多次不见得显著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