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名人故事:韩愈三次名落孙山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韩芳

  韩愈,字退之,生于768年,卒于824年,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祖辈显赫,有多人做过高官,父亲韩仲卿也曾任秘书郎。不幸的是,父亲在其三岁时去世,他自幼随兄长一起生活。

  在兄长的督促、鼓励下,韩愈刻苦读书,“七岁属文,意语天出”。在韩愈开始科举求仕时,他的父、兄、叔父都已去世。因此,尽管他颇具才华,但在“行卷”之风盛行的唐朝,求仕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786年,带着全家的殷切希望,韩愈独自一人来到长安,开始了艰难的科举求仕生涯。经人推荐,他拜见了一位有名的将军,但此次长安之行毫无所获。787年,韩愈在取得乡贡资格后,再次前往长安,应礼部进士试,不幸落榜。以后又连着两年参加科考,都名落孙山。三次落第,对韩愈打击很大。他感到愧对祖先、愧对家人,写诗云:“古人虽已死,书上有遗辞。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

  791年,韩愈再次来到长安,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这一次,他信心百倍,相信经过几年的寒窗苦读、精心准备,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果然,第二年放榜后,韩愈榜上有名。据史书记载,791年,名相陆贽主持考试。陆贽偏好骈文,也是古文行家。其他考官梁肃、王础等也对古文有所研究。韩愈自幼学习古文,在应试期间,又精心研读了骈文。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这次考试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另外,尽管韩愈三次落第,但他的诗文已经有所流传,名声也渐渐大起来了。考官梁肃、翰林学士郑余庆等已经有了提携韩愈之意。终于,在其25岁的时候,韩愈进士及第。唐代的进士及第仅仅意味着有了做官的资格,要授予官职,还须通过吏部的考核。不幸的是,在接下来的吏部考试中,韩愈三次参加,三次落选。多年艰辛的求仕生涯,仅得一第,没有得到一官半职,韩愈内心充满了忧伤与痛苦。

  为了维持生计,韩愈不得不另谋他路,开始了多年的汴州、徐州幕僚生涯。期间,尽管有朋友互相往来,但幕僚生活寄人篱下,加上当时兵乱无常,社会动荡不安,韩愈逐渐产生了结束军幕生涯、再次入京等待铨选的想法。801年,韩愈入京,但再次落选。生活的窘迫、仕途的潦倒使他万念俱灰,一度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但又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仕途,决心再拼搏一次。802年,是韩愈命运转折的一年,这一年,经人引荐,韩愈终于得授四门博士职位。

  803年,四门博士职位届满,韩愈得迁监察御史,但不久即因为上书谏言被贬。806年,朝廷任命他为“国子博士”,韩愈再一次位居博士。在以后的仕途中,他又历经了职方员外、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行军司马等,后又被贬潮州、袁州。就在这多年的宦海沉浮中,韩愈度过了大半生,直到晚年才得以回朝,先后担任了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等官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名人故事:韩愈三次名落孙山  韩愈  韩愈词条  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词条  名人  名人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名人家教教育子女

 宋嘉树育子三事

 [b]宋嘉树[/b]为20世纪的中国历史留下了写不完的故事,因为他养育了[b]宋庆龄[/b]这样优秀的女儿而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仰。他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敢为天...(展开)

名人家教

 成功路上不拥挤

   “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非常感谢传播这句话的人。我们都觉得做一份事业,为什么都那么难呢,为什么竞争那么激烈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