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北京市教委起草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将实行清单管理制度,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北京市教委在文件中明确,全市性竞赛活动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体现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活动。
客观来讲,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甚至可以发现在某方面或某一领域有特殊天赋的人才。但是,各种铺天盖地的竞赛违背了这一初衷。从全民学“奥数”到眼下的全民学“编程”,一些竞赛已蜕化为家长“烧钱”的工具和学生升学的“敲门砖”。各类竞赛产生的“剧场效应”,令家长身心俱疲,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导致焦虑情绪在全社会漫延。
规范中小学参与和组织各类竞赛,不仅有利于减轻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活动”尤其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际。
据笔者所知,各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校,通常会在初三上学期安排一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竞赛,简称“五科竞赛”,其目的在于,通过竞赛发现尖子生,进行重点培养,防止生源外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学科类赛对中小学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这类学科竞赛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此类学科竞赛一般由县(市、区)教研部门统一组织,竞赛结果往往是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参照。为了让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有些学校会暂时中止正常教学,带领学生集中复习。初三毕业年级时间紧、任务重,一些学校只能利于节假日补课。如此一来,不仅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其次,这类学科竞赛为一些高中学校“掐尖”招生提供了方便。优质生源是确保高考升学率的关键,“五科竞赛”成绩公布后,各地高中学校会同时上演“生源大战”。对于各初中学校竞赛成绩拔尖的学生,一些地方名校或民办高中绞尽脑汁集聚优质生源,无形中破坏了区域教育生态,导致一些地区通过学科竞赛留住优质生源的想法落空。
不仅“五科竞赛”会带来如此后果,教育部门允许举办的各种名目的单科竞赛也会产生如此效应。为此,北京市教委在《办法》中明确要求:各类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区域内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禁止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各类活动获奖结果只能视为荣誉。
再次,这类学科竞赛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义务教育是普及性教育,教学工作要面向全体,而不是培养拔尖生。然而,称得上“竞赛”的考试往往超纲超标,试题过难、过偏,学生能否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时候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在这类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尖子生,有的进入高中后表现平平,并不出类拔萃。相反,有些学生在竞赛中并不突出,由于初中基础打得好,进入高中后成功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