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谨防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被歧视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完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提升随班就读工作水平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校选派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担任随班就读教师,并保持教师队伍相对稳定;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探索引入社工、康复师等机制,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照护以及康复训练、辅助教学等工作。(6月28日 教育部官网)

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可是,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大多数残疾儿童少年的随班就读之路并不顺畅,往往求学无门。普通学校之所以拒收残疾儿童少年,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规避安全风险,二是减轻质量压力。

《指导意见》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提供了政策保障,使残疾儿童少年的求学之路更加畅通。与此同时,圆梦后的残疾儿童少年能否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考验着学校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

一般情况下,残疾儿童少年比较敏感、脆弱,自卑且不自信,对他们来说,精神需求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因此,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学校既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比如完善资源支持体系、加强资源教室建设、为康复训练提供方便等;也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比如创设良好的随班就读氛围,以便他们能够融入校园生活,让他们找到存在感和安全感。这就要求学校要防止歧视现象发生。

冷嘲热讽,是歧视;冷眼相对,也是歧视。谨防残疾儿童少年被歧视,既要防止被讥讽,也要防止被忽视。

一方面,要谨防残疾儿童少年被老师忽视。在学习上,残疾儿童少年遇到的困难更多,进步相对较慢。很多时候,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收效却甚微。因为看不到明显的进步,有些老师会失去耐心和信心,渐渐地对他们不闻不问,甚至漠不关心。残疾儿童少年一旦被老师无视和忽视,随班就读就变成了“随班被弃”,在这种情况下,残疾儿童少年只能“随班就混”。

因此,有必要为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配备专业的、专职的优秀老师。专业、专职老师能够遵循残疾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转变教学方式,以保证残疾儿童少年听得懂、学得会、跟得上。

另一方面,要谨防残疾儿童少年被学生忽视。学生用言语公开嘲讽残疾儿童少年,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残疾儿童少年被同学孤立的现象则经常发生,这会导致残疾儿童少年既无学伴,也无玩伴,难以融入班集体。残疾儿童少年如果不能融入班级生活,随班就读就会沦为“随班就坐”,对残疾儿童少年来说,无疑是触及心灵的伤害,甚至会导致他们自暴自弃,成为“问题儿童”。

因此,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显得十分重要,尤其要尊重残疾儿童少年。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园生活中找到存在感、安全感,才能在随班就读中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谨防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被歧视  残疾儿  残疾儿词条  童被  童被词条  谨防  谨防词条  就读  就读词条  歧视  歧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