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盲目“跟风”的教育要不得

近年来,无论是学校提炼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思想,还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学习互鉴,“跟风”现象时有发生。

教育主张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每所学校都很重视,但有些学校却“跟风”玩概念。在“互联网+”概念提出后,部分学校对“+”的涵义缺乏深刻理解,跟风滥“+”,制造出“素质+”“课程+”“管理+”“生活+”“活动+”等许多以“+”博眼球的教育主张;某学校使用某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有学校不考虑学校与学校间的文化差异,不考虑其是否适合本校,不假思索地复制,“跟风”使用。

生搬硬套,跟风从众,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却作用不大。轰轰烈烈的“跟风”可能会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区域的关注,但由于“水土不服”,其结果与初衷往往南辕北辙。

教育经不起折腾,每一次盲目“跟风”都是对教育的折腾。教育是创造性极强的事业,“跟风”与教育的创造性属性格格不入。盲目“跟风”,表面看是工作着力点发生错位,实则是工作作风出了问题。

“跟风”是工作作风不务实的直观体现。不管有用没用,照搬别人的理念与模式;不考虑自身实际,强行使用别人的理念与模式;不管效果如何,推广别人的理念与模式……不考虑所作所为与学校教育实际的吻合度,只关注表面“做了什么”,不关注表象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必然导致务虚不务实的工作作风。

“跟风”与“随大流不会出错”的懒惰作风本质上是一样的。明知盲目跟风毫无意义,甚至还会对学校教育产生反作用,一些学校还是不惜成本、不顾后果地跟风从众。其原因在于“随大流不会出错”的懒惰作风,有的学校甚至以此来规避教育探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跟风”与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一脉相承。在“跟风”的过程中,很多忙碌都是无用功。既然是无用功,就无需站在教育的角度做深层次思考,也无需考虑“跟风”会对教育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在只注重表面形式的“跟风”中,只需考虑如何在模仿的过程中搭出花架子、玩出新花样、做出表面文章,其本质与形式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学习、研究和借鉴其他学校好的理念与模式,但要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有选择、创造性地使用,而非“跟风”照搬,更不能毫无目的盲目“跟风”。盲目“跟风”恶化了学校的工作作风,让学校变得浮躁,让教育不再淡定。少一些“跟风”从众,才能让教育安静下来;多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尝试与探索,更有利于教育前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盲目“跟风”的教育要不得  要不得  要不得词条  跟风  跟风词条  盲目  盲目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