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面对传统文化培训,请睁大辨别的眼睛

近日,多段卧底实拍未成年人“女德班”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在浙江温州传统文化促进会举办的亲子夏令营课堂上,授课老师对女性提出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坚决不离婚”等要求,宣扬男尊女卑。授课内容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认为,上课的老师实际是打着传承传统文化的旗号,宣扬违背社会道德的内容,极为不妥。(12月11日北京青年报)

类似的“女德班”此前也曾出现过,但被举报后迅速关闭。面对打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女德班”屡被关停却又重新出现的闹剧,笔者认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必须睁大辨别的眼睛。

首先,要睁大辨别培训机构真伪的眼睛。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有的培训机构本无培训传统文化的资质和实力,但看到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大家都在学习传统文化,便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就临时组个班子、搭个台子,顺便找几个所谓的专家,东抄一点、西拼一点也来搞传统文化的培训。传统文化成了培训机构赚钱的工具。类似“女德班”的培训粉墨登场。对于此类打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实则为了商业利益而不管社会效果的培训机构,监管部门要睁大辨别的眼睛,绝不能让不合格的机构从事传统文化的培训。

其次,要睁大辨别培训内容优劣的眼睛。在中华文化形成的千年历史中,精华与糟粕并在,即使最优秀的人类思想文化成果,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既蕴涵着一定时代思想文化之精华,具有合理成分;又积淀着一定时代思想文化之糟粕,具有局限性,如等级观念、重官观念、尚虚轻实观念、重群轻己观念、重男轻女观念、乐命知足观念和惰性恋旧观念等。因此,我们学习、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有一双明辨的眼睛。对把糟粕当精华进行宣传、传承的行为,要坚决抵制。

媒体曝光的浙江温州“女德班”就是以传统文化之名推行糟粕的典型。据报道,在这些“女德班”里,一些所谓的“大师”公开宣扬:“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浓妆艳抹违背女子性德”,“女子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不守妇道”……甚至还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这16个字确定为“女德班”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些根本与传统文化一点都不挂钩的荒谬内容,不仅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违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对传统文化的抹黑。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必须睁大辨别的眼睛。

再次,要睁大辨别学习运用虚实的眼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了治理国家、复兴民族、维护文化安全的高度,足以看出学习、理解、传承、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紧迫性、艰巨性、重要性。

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简单化、低俗化的倾向。如有的认为学习运用传统文化就是读读《三字经》、背背《弟子规》、念念《百家姓》,打打太极拳,穿穿汉服唐装,给老人洗洗脚、捶捶背;有的甚至把早已被废弃了的封建礼仪如跪拜、磕头等作为教学内容,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地要求学生集体向父母行跪拜之礼,并作为德育的成果大肆宣扬。对这种把传统文化学习、运用简单化、低俗化的做法,社会各界要睁大辨别的眼睛,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叫好称颂。

总之,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运用、传承,一定要睁大眼睛。坚持“优秀”的标准,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发挥治理国家、复兴民族、维护文化安全的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词条  别的  别的词条  面对  面对词条  眼睛  眼睛词条  培训  培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