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没有“走下墙壁”的学校文化,效果令人怀疑

上周,笔者参加了一次“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参观了本地几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发现每所学校的校园墙体上都有一些令人震撼的五颜六色的标语口号。在其中一所学校,笔者随意挑选了一句口号,询问该校教师和学生“什么意思”,他们却一脸茫然,无从回答。

教师、学生对校园墙体上的标语口号的意思都不理解,显示出其学校文化既无从体现又无法践行。这种学校文化的设计,更让人怀疑是学校领导者的凭空臆想。

有专家指出,现代学校管理中,低层次的管理是“制度管理”,高层次的管理是“文化管理”,即“以文化人”。当下,许多学校为追求文化管理的境界,将学校空间重新布局,力求“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棵花草都育人”。不可否认,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发挥着隐形教育作用,但如果师生根本不了解标语口号的意思,只是为布置而布置,为文化而文化,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就令人质疑了。

真正的学校文化并不一定挂在墙壁上,也不一定印在书本里,但它一定要走进师生的心里。挂在墙壁上、印在书本里的只能叫文字,只有印在师生心里的才是文化。学校文化只有走下墙壁,走进师生心里,才能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念、日常的工作学习甚至为人处世的方式,成为他们可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真正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如何建设走进师生心里的学校文化呢?

一是尊重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任何一所学校,无论办学时间长短,都会有深刻的历史渊源,都会有一些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有时候,推动一些工作不需要借助外力,事情便会按照既定的轨道向前发展,这便是学校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对于优秀的文化传统,校长不可一概否定,而是要充分梳理这些传统的来龙去脉,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意蕴和积极意义,最后将这些传统提炼成句,可以向师生宣讲,也可以悬挂在校园墙壁上。这些传统因与师生自身经历息息相关,且已形成习惯,因此对他们而言,不仅不会背离,反而会有提示作用,使他们能时时想起每句话背后的一个个故事,这样的文化自然会走进师生的心里。

二是构建学校新文化。时代在变化,学校文化也要创新。但创新不是另起炉灶,也不能成为空中楼阁,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学校实际提出一系列新目标、新理念。创新学校文化,不能堆积一些空洞的概念、口号,而要让师生了解新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即不仅要让师生知道新文化“是什么”,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更为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怎么做”。

要让师生知道“怎么做”,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作支撑。比如,一所学校围绕新课程改革,要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首先应向师生讲清楚该课程文化的内涵及意义。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出台一些新制度,如《小组合作学习制度》、《以学定教制度》、《研究性学习制度》等。师生按照这些新制度提出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习惯,新理念就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由“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飞跃。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是为了让师生内化某一理念,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设计一系列具有情景性、生动性、体验性、渗透性的真实场景。活动要求师生广泛参与其中,因而对塑造学校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学校要建设“孝文化”,就要设计一系列与“孝”有关的感恩教育活动,可以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可以带领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献爱心,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父母的工作场所、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等。通过这些真实的体验活动,学生不仅能了解“孝”的含义,而且能按照“孝”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孝文化”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里。

由此可见,学校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为迎接检查而搞临时突击,需要一定时间的磨砺和完善,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对于标语口号式的校园墙体文化,无论色彩多么鲜艳、装帧多么精良,如果不能走进师生的心里,变成师生自觉的行动,那就只能是“伪文化”,对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没有多大意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墙壁  墙壁词条  怀疑  怀疑词条  令人  令人词条  效果  效果词条  学校  学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