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8000人只能录取60人的幼升小选拔,引来了一批“懂得核反应堆”“学微积分”的“牛娃简历”,这些被戏谑为“超过爱因斯坦”的神童,近几天正在朋友圈刷屏。专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领跑”只是暂时的假象,将超前于孩子发展过程的知识技能强加于还没有完全做好能力上准备的孩子,可能会带来“拔苗助长”,上演现代版“伤仲永”的严重后果。(4月22日新华社)
“牛娃简历”显然存在水分,名不副实。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牛娃”们大多接受过超前教育和过度教育。超前教育就是“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有专家具体分析了超前教育的危害性,并善意提醒广大家长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摒弃“拔苗助长”式的教育。
家长“拔苗助长”,不只是对教育焦虑的现实反映,也是对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现实反映。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充分,而且有限的优质资源往往过度集中在某些所谓的名校。
面对供需矛盾,抢占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必然,争抢名校的“入场券”成为众多家长的企盼。那么,凭什么或者说拼什么才能抢到名校的“入场券”?在名校和民校招生中,经过超前教育或过度教育的孩子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他们赢在了“起跑线上”,也赢得了进入名校的先机。因而,“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成为众多家长让孩子“抢跑”的不二法门。
因此,在正视“牛娃简历”背后家长焦虑的同时,更要正视学校招生标准或选拔条件的问题。学校的招生标准或依据是风向标,具有导向的作用。招生标准是什么,家长就会给孩子补什么,就会对孩子实施“拔苗助长”式教育。事实上,超前教育和过度教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名校和民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今年,南京教育主管部门重申,所有学校“小升初”招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因而,面对家长带来的各种获奖证书,尤其是校外培训机构的证书和各类考级证书,有的学校明确表示不看,请家长“原封不动”带回家。对待证书的这种态度,向社会传递的信息是,各类培训证书和考级证书对孩子升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或者可以说是明确地告诉了家长,不要花费时间和资金陪孩子参加培训与考级。
无论是在“幼升小”选拔中,还是在“小升初”招生中,只要这些证书一文不值,家长自然就不会让孩子去“拼”这些无用的证书,超前教育亦是如此。如果接受过超前教育或过度教育的孩子在竞争名校“入场券”时没有优势可言,那家长也会放弃“抢跑”的捷径。
因此,名校和民校在确定招生标准或依据时,在拟定面试题或面谈题时,要充分尊重和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与教育规律,确保题目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不要误导甚至诱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和过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