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2016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平均月薪首次突破4000元,达到4276元。然而一年之内的离职率却大幅上升,达到了46.33%,其中离职首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
所谓个人发展空间,即就业单位能提供的安全感、发挥技能的机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以及企业是否公平对待员工,是否有一定的权力下放,是否让员工有工作参与感等。
近年来,一些大学毕业生因倍感个人发展空间受限而频频跳槽,以至于一些企业的CEO们经常说他们是在办培训班。大学毕业生关注个人发展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好的,因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而跳槽本身也不是一个对与错、好与坏的问题。但倘若就业心态不稳定,眼高手低,把个人发展空间窄化为快速获得职务晋升、工作不努力却要福利待遇优厚的借口,就很值得警惕了。
大学毕业生可以考虑个人发展空间,但更应看重专业知识的积累、业务能力的提高、对行业形势的把握和职业生涯的规划。大学毕业生认为发展空间不够而频频离职,我认为这需要学校、家长用实际行动及时跟进,促进他们调整自己。
一方面,学校要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前移等措施,教育青年人要端正思想。不可希冀走出校门就迎来“众星捧月”,要主动融入并参与到社会中去,在单位工作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不可初来乍到就想着行管理大权,职位是要一步步提升的;不可自恃清高,要虚心求教,多学习、拓展自己。
另一方面,家长有责任帮毕业生扣好走上社会的第一颗纽扣。要告诫他们,没有付出就没有发展,刚走上岗位不要怕从基层做起,不要计较工作量的多少,要换一个角度积极看待工作中的问题。家长们决不能因为他们是家庭“独苗”,就不督促他们去拼搏,要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推出去,让他们去历练、成长。
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家长找好,关系家长铺平,业绩家长完成,他们只是挂个名。这样做,虽然孩子暂时顺风顺水了,可他们能自我成长吗?一旦家长能力或关系不继,他们还能发展下去吗?所以,大学生的社会之路还需他们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