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文翁实验中学启动“在参与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家长“一学年至少读一本家庭教育类书籍,制订一份家规家训,至少交一本家长课堂笔记,至少参与一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至少有一次有效的亲子交流”。完成必修课后,家长可以领到一张“家长合格证书”。
学校采取“五个一”的办法,倒逼家长和孩子一起提升,可谓用心良苦。虽然拿到了“家长合格证书”不一定就是完全合格的家长,就像领到毕业证的学生不一定全部都是优异的学生一样,但不能就此抹杀“家长合格证书”的积极意义。毕竟,经过“五个一”的熏陶、洗礼之后,家长的素质肯定有所提高。
在做称职家长的问题上,相关探索不乏其例。近年来,深圳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方式开展家庭教育;中山市自2014年开始探索创新家庭教育,推行“雁阵飞”家长互助组织培育计划,试点建立“家长持证上岗”制度;去年,东莞大朗、东城、常平、石排等多地启动了“家长持证上岗项目”;杭州也启动了“星级家长执照”家长成长工程,面向不同年龄段孩子家长开设教育指导服务。学校肩负起家长的教育责任,并非多管闲事的无聊之举,因为目前不会做家长的家长大有人在,有些家长的粗暴之举,甚至会让学校辛苦的教育工作泡汤。
近些年,涉及儿童伤害的案例屡见报端。曾有报道说,一位13岁的小学生因家长沉醉于“垒长城”,无暇照顾其生活,经常放学吃不上饭,无奈投河自尽。还有的家长只顾玩耍,把孩子锁在家里,不管不问,竟致饿死。如何当爹当妈?鲁迅说得好:“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今天的“不易做”从扭曲父权的一端滑向丢弃责任的一端,也同样不该。
2015年12月,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家长面临最棘手的四种困难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辅导孩子学习力不从心、没有时间教育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把“五个一”作为家长必修课,倒逼家长“持证上岗”,恰恰是对当下家庭教育短板的修复。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家长受到科学的培训,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立法要求教育机构为父母提供教育培训课程,要求学校设立专门的家庭社会服务中心。新加坡的家庭教育民众委员会于2000年启动了学校家庭教育计划,面向家长开设了解孩子、有效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婚姻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课程。
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由于缺乏制度设计,我国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游兵散勇的状态。在社会分工变得更细,家庭角色、家庭关系更为复杂化的今天,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至少让家长“持证上岗”,千万不能当笑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