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好书读评】哲学带给教育哪些启示

《40堂哲学公开课》概括介绍了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探讨了许多重大的哲学问题,如怎样认识世界、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正义等。这是一部生动的西方哲学史,也是一部人类的思想史。阅读它,像哲学家那样工作、学习、思考、争论,何乐而不为呢?

哲学一词来源于希腊,其意为“智慧”。哲学家善思、质疑、争论、实验挑战各种权威观点,穷究各种选择,力求促进人类科学和思想的发展。

苏格拉底乐于为自己的思想争辩,在辩论中产生大智慧,故有“苏格拉底是哲学守护神”的说法。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较重的金属块下落更快”的观点,在比萨斜塔用科学实验向“确定真理的权威”亚里士多德挑战,最终用实验击败了“真理的权威”。笛卡尔的“怀疑论”认为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错觉:如插在水中的筷子,从侧面看上去是弯曲的;方形的塔,从远处看上去是圆形的。“笛卡尔二元论”是对这个世界的独特思考。

哲学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会人云亦云,他们善问、善思、善疑,另辟蹊径产生新学说、新思想。学习何尝不是如此?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明人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善问、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肯于钻研,能打破对权威的迷信,产生新见解,颠覆旧传统。试想,若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书本知识,听老师讲,对书本观点、教师的讲解没有一点怀疑,不能穷究其理,充其量只是“四脚的书橱”,穷其终身也会无所创新、庸庸碌碌。

教学又何尝不需要思考和怀疑精神呢?教师在学习、实践中,反思自我、否定自我,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博采众长;墨守陈规、抱残守缺、画地为牢,以老经验应对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必将误人子弟,愧对神圣的教育。

人生观、幸福观事关个人命运的发展,也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连。伊壁鸠鲁提倡简单的享乐主义,即人人寻求快乐,消除痛苦,善待周围的人,欲望简单则容易满足,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更有意义的东西。波伊提乌认为: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是富足的精神状态;财富、权力、荣誉都是毫无价值的,任何人都不该把幸福建立在如此脆弱的基础之上。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则写道:“做个怏怏不乐的人,也比做头心满意足的猪要好;宁做一个不快活的苏格拉底,也不要做个笑嘻嘻的傻瓜。”

在人类思想先驱、先贤圣哲的引领下,教育者应该有怎样的幸福观?教育的幸福在哪里?

孩子喜欢上学,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学校是文化的圣殿,处处散发着浓浓的书香,师生沉浸在幸福的阅读中;学校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场所,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在课堂中形成。学生知书达理、品德高尚、喜欢读书、思维严密,积极参与学校生活,脸上灿烂如花,教育能不幸福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教师的幸福岂能有学生的幸福?幸福的教师精神丰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在教育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甘为人梯、默默奉献,学生的成长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幸福的教师热爱阅读、博学多识,在阅读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幸福的教师胸怀坦荡,悦纳好孩子也悦纳有缺点的孩子。

如今,我国教育正处在转型期,专家学者为我们提供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模式,但究竟如何传授文化、教育孩子,还要靠教师智慧尝试。有人认为,教育改革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教育行政部门的顶层设计。不错,顶层设计不可忽视,但一线教师才是教育改革的亲历亲为者,他们的言谈举止、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拥有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国家的希望。谁能拯救教育?唯有幸福的好老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好书  好书词条  启示  启示词条  带给  带给词条  哲学  哲学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