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20年,全球有500万个工作岗位可以实现自动化。花旗银行和牛津大学预测,中国77%的工作都有被机器人代替的可能,“被替代率”高居全球第二。
报道指出,不仅传统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会被替代,很多脑力劳动者也会被替代,如会计审计师、律师、记者等。表面看起来,大量的工作被机器人代替,将对类似中国这样的劳动力大国的就业现状带来巨大冲击,所以有人对此忧虑:今天还在“搬砖”,明天就要抢我们饭碗?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机器人代替人的劳动,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它可能会给部分劳动者带来暂时失业的阵痛,但总体而言,其积极的时代意义应该是主要方面。
笔者认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产物,不是人类社会的威胁,而是福音。它不会像有的人担忧的那样给人类带来灾难乃至毁灭。以色列教授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工智能消灭人类只是科幻。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计算机或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获得意识。没有意识,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没有欲望去“统治世界”。
就当下而言,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大量的工作被机器人代替后,原来的工作者何去何从?暂时的失业恐怕不可避免。这一定会有一个转型发展的过程。在跨越这个阵痛期的道路上,的确需要提前或同步做些什么。例如,开发一些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相伴而生的新工作岗位,使被替代者尽快进入新工作状态,还要织密织严医疗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让处在暂时失业状态的人也无生存之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接下来,我们的学校要做出哪些改变?在人们衣食而忧和需要大量人力劳动的时代,我们的教育较多聚焦在传授生存技能方面,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拥有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当人们的生存得到保证之后,我们的教育也必将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将更多关注技能教育基础之上的生活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
换句话说,未来的学校教育,在重视和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在笔者看来,人还是一根有情感的芦苇,再先进的科技也不能代替人类的情感。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类终将是科技的主宰者而不是被奴役者。无论是AlphaGo战胜围棋高手,还是人工智能翻译,抑或是机器人创作新闻作品,在我们向这些新科技产品的创造者致以敬意的同时,也要认清,这些都不是人工智能的胜利,而是人类在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多的是能够创造性研发和驾驭使用机器人的人才,是能够和机器人进行健康良性互动的人才,是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达到人机合一新境界的人才。而这些,都离不开更高质量的情感教育,都离不开人类善美的心灵。否则,人类不是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打败,而将会被自己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