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大学语文课的,都会对一个场景颇为熟悉——偌大的阶梯教室中坐满了学生,有的玩手机,有的窃窃私语。向前望去,“遥远”的讲台上有个单薄的身影,无论是讲《诗经》,还是谈鲁迅,好像总是让人“听不太清”。
一方面是学校高度重视的必修课,另一方面却是教学过程极易被忽视的公共课,大学语文在高校的地位可谓尴尬。是大学语文不重要吗?显然不是,如果不重要,为什么会被国家列为“必修”?是大学语文很重要吗?又好像不是,现实中大学语文不仅地位摇摆不定,而且备受师生“冷落”,甚至日益被边缘化。
大学语文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现状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受长期以来的狭隘的“专业教育”思想影响,一些高校,一些院系学科,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和非中文专业,认为大学语文不是自己的专业课,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即便列为必修,学生也是被迫学习,存在一定的轻视与抵制心理。
其次,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方式,都在无形中消弭其吸引力。一般而言,高校公共课的师资力量是最弱的,基本上是让一些“新手”或者造诣浅薄的教师授课。同时,在动辄上百人的课堂里,教师常常只能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积极有效的互动交流。课堂沉闷,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再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陈旧,体系落后,无法跟上时代发展需求。教材的道德说教成分过重,概论式的编排体系缺乏吸引力,无法展现大学语文的审美与价值引领。
此外,受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影响,很多大学生不可避免的缺失人文意识与人文情怀。在这种背景下,要想让“无用之用”的大学语文得到应有尊重,困难着实不小。
然而,大学语文在涵养人文精神、提升人生价值等方面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语文学习,不分文理。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了《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致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
如何让开展大学语文这一国家意志稳稳落地呢?改革是唯一出路,改革才能实现大学语文既叫好又叫座。深化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识,高校不仅需要长期坚定不移地宣传教育,好要通过体制机制的调整来加以引导。加强大学语文师资的培养培训,确保大学语文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提升大学语文的学术水平,是增强大学语文吸引力的基础,而尽量控制大学语文公共课的规模,形成适宜于师生对话、交流的教学方式,也是改善大学语文境遇的重要措施。而如何规避社会浮躁,回归宁静办学,让大学语文赢得应有的尊严,这也是考验高校办学水平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