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力厚植反哺母校的文化土壤

近日,媒体报道的“浙大获校友捐赠11亿”“刷新国内最高金额记录”等新闻为浙江大学增加了不少话题热度。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媒体刊发评论认为,浙大此次获捐的11亿实为“分期付款”,而首期捐赠仅有1200万元,剩下的资金能否全部到位仍有不确定性,不排除有炒作嫌疑。(5月13日新京报)

对于这“分期付款”的11亿元捐赠,能否如期全部到位,的确有一定不确定性因素,甚至不排除有炒作嫌疑。不过,单从首期捐赠的1200万元来讲,这笔钱也不是小数目。就此而言,浙大校友此举无疑已经显示出反哺母校的感恩意识,值得点赞。至于剩下的资金能否全部到位,媒体可以给予合理合法和及时有效的舆论监督,但却不宜“站着说话不腰疼”般地过分质疑甚至非议校友的这份善举,而是应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引导和促进校友更好地履行承诺,兑现诺言。

在笔者看来,比赞美和质疑校友豪捐更重要的是,如何进一步厚植校友反哺母校的文化土壤,让更多的校友尤其是普通校友能够为母校尽一份也许并不惊天动地的“孝心”,成就学校“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光荣与梦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个别功成名就校友的“豪捐”,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这种中彩票般的概率事件,有几个学校能有幸被“砸中”?而且,如果将目光过多地集中在这些功成名就的少数精英校友身上,而忽视或无视大多数普通校友,将有可能对立德树人的校园生态带来伤害,使学校弥漫开不应有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息。

复旦大学章晓野在《中国高等教育》撰文指出,少数精英校友的捐赠在单一高校中所占比例更是惊人。由于大额捐赠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普通高校的捐赠乏善可陈。国内大学被认为将过多重心放在对学校有“价值”的少数校友,而忽视普通校友,无法为大学发展带来可持续的资金保障。

不管是精英校友,还是普通校友,他们的捐款意向和行为,在其读大学期间,已经埋下了星星火种。从这个角度而言,既要“果上求缘”,更要“因上努力”——大力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尤其是加强情感教育、感恩教育,增强学生的“母校”意识和归属感,刻不容缓。而做到这些,关键在人,要努力使每一名学校教职工都成为“育人”的使者,都成为增强学生母校归属感的引路人。

此外,大学的校友工作也有需要改进之处。如章晓野所言,国内大学被认为将过多重心放在对学校有“价值”的少数校友。这一极具功利色彩的校友观,其所产生的不良效应恐怕远比少数有“价值”校友给学校带来的捐款更甚——它是以牺牲大多数平凡校友的存在感为代价的。这给大学的校友工作也提了个醒,无论是平时还是校庆,都要尽可能地平衡好精英校友和平凡校友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哪怕是从事卖米粉的校友,也要给予一样的尊重。谁又能说,在这成千上万个平凡校友之中,不会有下一个马云?

总之,要想推动校友捐赠健康发展,需要标本兼治。从本上来讲,需要教学单位、党政群团机构、教辅单位等多方联动:教专业课的老师不能只教书不育人,要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党政群团要戒除“官本位”意识,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教辅单位也要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总之,大力强化和推进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从标上来讲,需要充实和强化校友工作机构的师资力量,进一步扩大校友工作面,提升校友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让每一个毕业的校友,都能感受到母校的尊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力厚植反哺母校的文化土壤  厚植  厚植词条  反哺  反哺词条  母校  母校词条  土壤  土壤词条  大力  大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