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在教育界或被推崇、或被批判,推崇者认为其是一种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行为规范,批判者认为《弟子规》很多内容是违背现代教育理念的。近期因《弟子规》被纳入小学阶段实验教材的一年级课程,再度引发巨大争议,甚至有人认为政府强推《弟子规》是为了培养、教育出听话的人。
我们有必要真正认识《弟子规》,既不能因为有人推崇而盲从,也不能因为有人批评而反对。只有深刻认识和理性分析,才能够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
有人认为,《弟子规》全文有43个“勿”字,“显然会压抑孩子活泼的天性”。也有人反驳,《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共有65个“不”字。既然是规范、规训,不管是《弟子规》还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然要出现“勿”“不”这样的字眼。
显然在这里不少人把《弟子规》当做了行为规则。在《弟子规》里面确实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日常行为规则,但也有不少内容更多的体现着某种人际关系。比如“入则孝”这部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合计56句168字,字字都是通过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子女附属于父母”的人际关系,当然这种无限扩大父母权威的行为规范得到了不少人,尤其是刚刚为人父母的家长们的拥趸,并冠之以尊敬长辈和孝顺父母的“美名”。
但《弟子规》中这种以实现特定人际关系为目标的很多行为规范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比如说“父母命、行勿懒”,也就是说在具体的事务中是以父母之命而行动,此时行为规范的标准就会根据父母“心情”而变化。小时候笔者见过很多父母与他人发生冲突时经常呼叫子女“打死”他人,显然“父母命、行勿懒”以及“入则孝”168字都不是什么客观的、有行事标准的行为规则,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中的“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相差甚远。所以说,在这里我认为《弟子规》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日常行为规范,而是维护人际关系的方式。
其实从《弟子规》各部分标题中就可以看出其是关于人际关系的规范,“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其中“入则孝”是父母子女关系,“出则弟”则是处理亲戚之关系,“泛爱众”是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余力学文”则是读书人与圣人之间的关系,“谨”“信”则是这些人际关系中的两种处理原则。《弟子规》中木呆、顺从、谨慎的人物形象显然是我们常说的“愚蠢”的化身,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很难想象这样的学生如何创新、创业。
当代行为主义理论认为,通过一定的行为可以塑造出各种各样所需要的人。从理论上说,《弟子规》通过各种人际关系的具体行为规则是可以塑造出这种“愚民”的,虽然这种塑造并非必然,但也有一定的概率。
用现在的学习理论审视《弟子规》,不难看出其中的种种不是,也很清楚《弟子规》是上层建筑为了维护当时的生产关系(人际关系)而大力推广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大大改善,昔日的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生产力,同样,维护昔日人际关系的《弟子规》也不再完全适合当前的人际关系了。作为传统文化,小学教材在引入《弟子规》时需如何取舍,如何做解读和评价,仍是教育管理者们需要思考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