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制”作为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反映学生综合表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积分管理制度,就是用加分和扣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和行为约束。如何让积分管理制度发挥最大功效,笔者做了以下思考与实践。
一、设置“积分制”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般而言,积分管理制度涉及学生在校出勤情况、上课表现、作业情况、日常纪律、卫生情况、集体观念、成员合作等多个方面。积分制虽然以“分”量化,但与考试分数相比,其评价更加全面、客观。青少年处于“拔节孕穗期”,采用“积分制”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积分制”管理,一方面可以弱化管理过程中的“唯分数论”和“唯成绩论”,另一方面可以发掘学生的优势,找准学生的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和纠正。比如,一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守纪律、懂奉献,奖励适量积分,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再比如,一些学生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做事毛手毛脚,不够细致,有时还会出现不守纪律的情况,可以通过扣分进行警示和纠正。
二、“积分制”的制定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教师在规则制定过程中,如果“独权专政”,凭主观经验罗列制度清单,容易主观臆断,也难以让学生信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曾说:“人们一般容易被自己亲自发现的理由说服,而不是被别人酝酿的理由说服。”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对制度进行分析、讨论、制定、跟进、修订、完善,这样,在具体的执行环节也会更具效用。
在班级积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笔者就让学生做过以下讨论:“由于学校门口经常堵车,所以迟到不应该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错误”,“考试成绩优秀或进步的加分应该适度或者取消,因为学校经常会对学习成绩优秀或进步的予以表扬”,“纪律委员所在小组的得分应该受其它小组监管,确保公平”,“参加运动会等集体活动的学生应该加分,因为他们为班级做了很多贡献”……这些问题事关制度公平,也是以往“一刀切”式的制度容易忽略之处。
三、“积分制”的奖惩要合理适度,敢于创新。积分制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对积分予以兑换,否则积分制就会失去效用。在兑换过程中,要做到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精神与物质相均衡。有效的积分评价,在对积分较高的个人或小组进行奖励的同时,也要对积分较低的小组或个人进行一定的惩罚。奖励应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有美食、电影券、图书、积分拍卖等,精神层面有做演讲、作报告、和校长合影、获评“自主标兵”等,惩罚有值日、浇花、管理班级图书等。
合理的奖惩制度不但能确保积分的意义,还能让学生保持对积分的热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笔者制作了班级“免错卡”。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班级有四五十名学生,总会有学生犯一些小错,对于这些错误的处理很考验教师的智慧,比如迟到问题,简单处理,容易滋生懒散的风气;复杂处理,又没有太大必要。对于这些小错,提供一些弥补的机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小组或个人可以凭借平时表现赢取“免错卡”,犯下小错误时上交。赢取免错卡要靠集体力量,大家格外珍惜,这样一来,范小错误的概率就会下降。
四、“积分制”要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在积分制执行的过程中,后期容易出现积分较低的孩子放弃努力的情况。积分低带来的情感失落平时会有所体现,甚至会落入“破罐子破摔”的恶性循环中。破解这一难题,可从两个方面出发:
一方面,积分要及时清零,或一周,或一个月,但不能一学期或者一学年。最好的办法是,既有一个总积分榜,又有一个周积分榜,这样,每隔一个时间阶段,学生都有一个新的开始,既能保证学生的总积分,也能持续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上进。
另一方面,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优点。积分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和评价,不同于考试分数,在积分量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智育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忽视学生在德、体、美、劳的方面表现。在笔者的班级,有几个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但爱好体育运动,有责任感,还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协会。对于这些孩子,我也会根据其表现加分,让其保持上进的态度,从而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从综合实践中不难发现,积分制度作为班级自主管理的一种手段,如果制定得科学、合理、有效,不失为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习惯、增强学生信心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