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四川农业大学大二女生李某从初中起就一直收到父亲的哲理短信,还被要求必须给父亲谈学习体会;从去年底开始,李某每隔半个月左右就会收到一封父亲的来信。为此,父女之间多次爆发冲突。父亲给女儿设定的人生格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女儿只想简单地做自己,简单平凡就好。(10月13日成都商报)
在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里,用书信交流、传递情感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成了一种情怀上的奢求。谈及家书,人们总能联想到《傅雷家书》,这本书收录的父子间互动的信件,既包含了浓浓的父爱,也有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与信赖。
傅雷的家书之所以能被儿子接受并认同,生活性是一大原因。家书正是由于其对生活的刻画才有勾起孩子思绪的作用,正是从生活细微处出发,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远方的父亲或母亲确实参与着家庭生活。但这位父亲写的信,满纸哲理,将人生的方方面面似乎都想倾泄在纸上,好让女儿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之路成长成才。这种一厢情愿的教育理念破坏了家书本该有的形式,也让本该归属生活的东西变成了说教,怎么可能不引起孩子的反感和不满?
家书的内容可以是生活琐事,也可以是艺术与人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写信人必须敏锐掌握谈话的情绪、感情、态度和策略,一上来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势必会破坏平等的对话氛围。而从对话地位的不平等到对对话者的不尊重,这个过渡是必然的。父亲认为女儿格局小,用自己的大智慧和丰富的经验给女儿规划出一条路来,这本身是对已成年的女儿的不尊重,这种对话一定会成为家庭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因此,走了样的家书非但实现不了父辈固执的成才规划,反倒会让家庭陷入不和谐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