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网瘾治疗,成人对互联网的认知偏见

媒体近日调查发现,从2009年卫生部叫停“网瘾电击疗法”至今,7年过去了,杨永信居然仍在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办着他的“网戒中心”。那些被怀疑有“网瘾”的孩子们,也在被一批又一批地送进这个恐怖的地方,接受着以限制自由和“电击”为主要手段的“治疗”。

姑且不论电击治网瘾本身,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而言,在这个连2岁幼童都能娴熟滑动屏幕切水果的时代,在“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当下,对青少年进行所谓的网瘾治疗,说白了,不过是对互联网的认知偏见。

什么是“网瘾”?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流行的一些粗浅的判断标准,如“上网时长达到××小时”更是饱受质疑。在精神病学研究里,“成瘾”属于未被正式定义的术语,迄今为止的各种成瘾障碍,只有赌博成瘾是唯一被纳入DSM(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非物质依赖的行为成瘾障碍中,而包括网瘾、吸烟成瘾、炒股成瘾等则属于社会行为范畴,远非心理行为疾病。假设网瘾需要治疗,那么社交成瘾、购物成瘾怎么破?若沉迷读书,一不小心阅读上瘾,或酷爱运动,冷不防跑步上瘾了,要不要通过电击疗法矫正呢?

不过,在时下,跑步是中产阶级的新潮流,沉浸阅读素有“书虫”的美称,网瘾则被认为是孩子“产生肥胖、吸烟、犯罪等问题的元凶”。在“网瘾”认定和判断本就不明晰的情况下,这种归因不仅经不起推敲,更是对互联网工具属性的误解。

有了网络,你可以连续数小时沉浸在王宝强离婚案带来的全民八卦里,也可以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刚刚发射的量子科学试验卫星的情况。对于那些把孩子送进“网戒中心”的家长而言,若你的孩子没日没夜地进行在线学习、埋头刷题,这种做法恰恰迎合了教育的功利化诉求,家长估计早就喜大普奔了。家长们对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恐惧,正如若干年前对金庸、琼瑶小说的恐惧那般,只不过替罪羊换了罢了。而网瘾所带来的“肥胖、吸烟和犯罪”问题,多是冷漠的家庭、缺失的教育、不良的网络文化以及失范的社会监管的“合谋”,与网络何干?

对于网络,成人的担忧恰如电视刚刚出现时一般,日本学者中野牧甚至用“容器人”这一术语来形容以电视为主体传播环境下的青少年群体,认为他们的内心世界犹如封闭的容器,孤立而封闭。那些拿着摇控器,蜷在沙发上,跟着电视节目转的人,被称为“沙发土豆”,认为沉迷电视可能导致胆结石甚至心理孤独等疾病。如今来看,电视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显然是被夸大了。

20年前,美国的尼葛洛庞帝早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预言,电脑将慢慢由“贵族”的拥有物变成平民的消费品,而“数字化生存”也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今,网络已经如同水和空气一般,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而对于生长于网络时代的这一代人,美国游戏专家Marc Prensky有一个形象的称谓——“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 ,对他们而言,网络和现实已然没有了区分。上一代人若盲目指责青少年沉溺网络,未免带有成人的偏见,有点不理性。在网络尚不普及的时代,儿童若热衷于在野外追逐蜻蜓,捉捉野兔,踩踩泥巴,被赞赏为亲近自然。那么,对“数字原住民”而言,他们沉溺于运用网络种菜、切水果、玩游戏、交友,也并非罪大恶极,这也恰恰是他们融入时代的方式。

食物使用不当会有不良反应,水也可能会呛人,网络同样如此。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理性看待技术革命之下的生活方式变迁呢?这或许需要一场认知革命。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林曦:电击治网瘾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30591

林春:用“电击疗法”治疗网瘾是懒人思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网瘾  网瘾词条  偏见  偏见词条  认知  认知词条  成人  成人词条  互联网  互联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