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批评不得,这个明显的事实让教育界深感不安。
你批评他,他可能会当场与你翻脸,让你的师道尊严蒙尘垢面;你批评他,他可能会离家出走,你还得诚惶诚恐地满城去寻找他;你批评他,他的家人可能会群起而攻之,让你工作生活长时间不得安宁。更有甚者,你的批评如果成为孩子自残、轻生的理由,那你的余生将会惴惴不安。所以,教育界惊呼:教师是高危职业,学生批评不得。
但站在社会和教育发展角度看,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其实也是教育的进步。
首先,老师不敢批评学生从侧面印证师生关系趋于平等。曾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走进学堂,首先是拜孔子,接着就是拜老师。膝盖跪下去就是一种承诺:一种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承诺,一种终身追随、永不背叛的承诺。所以,对学生的言语批评应该是古代教师对学生最微不足道的一种惩罚了。
那种有人生依附的师生关系是当代的教育者应该向往的吗?肯定不是。即使有部分人怀恋,历史的车轮也回不去了。
其次,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反映了信息时代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更高要求。近现代之前,学生崇拜老师,不要说老师的批评,就是面对老师残忍的体罚,自己也要心存感激。因为老师是传道授业的唯一主体,是老师告诉自己为人处世的道理,老师是自己人生的领航者,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有几个老师能有底气说学生从自己这里获益匪浅,自己对孩子施加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恐怕很少。学生如果从我们这里获取的启迪很少,又凭什么要学生对自己恭恭敬敬、心存感激?不敢批评学生的老师,恐怕也多是底气不足、课堂上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再次,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反映了社会对教师人格魅力的要求。部分教师道德滑坡、患上职业倦怠症,这是不争的事实。本应德高身正的教师在收受家长礼金,大搞有偿家教,在学生评优、座位安排等环节谋取私人利益,使得自己和家长的关系很紧张。有些学生不接受批评原因在于平时受到不公正待遇,老师做了坏榜样。一位老师如果刚正不阿,对所有学生一碗水端平,即便是批评学生有点过火,也不至于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反感。
老师不敢批评学生,也反映了学生心理脆弱、家长对孩子溺爱、教师的语言暴力等问题,这些理应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但我们应该承认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因子,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不能因噎废食、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