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驱除我们内心“专制的魔鬼”

在大学同学qq群中,甲同学发了一段鸡汤文:“别怕得罪人,有原则的人谁都敬他三分。时代不同了,老好人不吃香了。纵然是成熟,但把该说的话说出来,才是一种担当。”乙同学立即回应:“这碗鸡汤很有味道,而且味道很正!”群里只有乙同学做了正面回应,他最典型的特征就恰恰就是不怕得罪人。

最能打动人的文字有两类:一类是赞赏自己的文字,另一类是知音型文字,即说到自己的心坎里。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时,心里有一张无形的筛子,通常是把不合意的筛掉,把合乎自己心意的迎进来,尤其是面对一些反对声音的时候。

心灵筛子除了筛选文字,还筛选事实。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说到“族类假相”时,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信上帝,在出海前向上帝祷告,祈求平安。船在海上遇到大风浪被掀翻,淹死了不少人,但他被幸运地救上了岸。于是他到处宣扬,真的有上帝,上帝听到了他的祷告。其实,在这次灾难中,也有人祷告了但被淹死了,还有人不信上帝也没祷告但得救了。想象一下,信上帝的人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上帝的存在,不信上帝的人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上帝不存在,在堆积的“事实”面前,双方各自的信念越来越坚固。经过筛选后剩下的部分“事实”是名义上的事实,因有事实之名更加迷惑人。

笔者见识过一些“大师”,他们筛选的文字和“事实”更多,筛选的时间更长久,其中一部分人比普通人更偏狭,更极端,更信誓旦旦,以至我已经患上了“大师恐惧症”,一心想远离他们,免得被浓郁的偏狭搞坏了好心情。越偏狭的人越认为自己的观点对,越把不同的观点视为错误,越正气凛然地维护自己的“正确”,越义愤填膺地批判他人的“错误”。这正是专制思想和情感的基础。

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思维的弱点,是教育的一大要义,也是一大艰难任务。但我们观察到,一些教师与其他人在这一点上没有区别,心中也隐藏着一个“专制的魔鬼”,连谨慎、善意地理解他人观点都做不到教师首先是审查自己、挑战自己,把自己从偏狭中解放出来。放着这样的事不做,先忙着去推翻传统的、正统的、大众的、书本的、他人的观点,忙着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尝试新做法,最后极有可能增加新的偏狭。

有人打着批判性思维的幌子,在教育方法和内容上一味追求别出心裁、与人不同,其实是一种“跑偏”。批判性思维是思维批判,批判的是思维过程,讲究的不是推翻、创新,而是推翻、创新之前的思维过程,耐心地按照思维标准把必要的步骤谨慎走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驱除我们内心“专制的魔鬼”  驱除  驱除词条  专制  专制词条  内心  内心词条  魔鬼  魔鬼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