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教育工作已30多年了,长期的教育实践让我深深领悟到,教育是一种慢的事业,校长需要有像农夫那样静静守望田地的耐性。
原北京市教委主任陶西平说过,教育要“告别排浪式的改革”。没有改革创新,社会就无法进步。但值得警觉的是,倘若教育改革只是产生了许多大而泛泛的“理念”,把名词当作了思想,而没有真实的行为,就变成了“忽悠”。当这类“创新”成为一些校长的思维习惯和学校宣传的“技巧”时,它的危害是严重而深远的。我们看到,在某些学校,已经有了课题写作的枪手,有了“课程演出”的团队。当我们走进这些学校与师生交流时,我们常会悚然:校园这片净地,竟也滋生了各种“作秀”“忽悠”!这样的“创新”,应该予以当头棒喝。夏丏尊先生曾这样反思学校教育的误区:“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不是为了展示、评比,而是为了让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未来有能力担当社会责任,并且能够幸福地生活。
教育要排斥做表面功夫的“教育家”。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类似于“农业”,那校长就应该有农夫那种对待庄稼的爱心,有勤奋耕耘的品性,有等待作物丰收的耐心。校长的心应该在孩子的成长发展上,校长说的话、做的事都应该具有教育管理者的专业性。然而不知何时起,有的校长已陷入了极度功利的浮躁中,他们不再相信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他们不再相信学校的发展一定需要时间的积累,而是喜欢用“生长素”“膨大剂”,热衷于“打造”“包装”。我走访学校时,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看到校长陪同领导视察的照片,看到“再创新高”的捷报,看到“国家级某某某”的牌子,看到“国内最大”“省内第一”等这样的宣传。我们聆听一些校长演讲,也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口号或名言诵读。这当然可以理解为“文化造势”,然而,当它一旦成为学校管理的追求,成为一种办学风气,那将是很危险的。校长一旦走入了价值追求偏离、思维浮躁的境地,他一定不再平和,甚至一叶遮目,自诩为“教育家”。于是,他的眼睛不再关注学生,他的心已不属于校园,他的行为已远离真正的教育实践:背诵几段名言,就谓之“教育思想”;泊来一些教育行为,就谓之“教育创新”;建造一两个特色教室,就谓之“品牌课程”;甚至当他作教育叙事的时候,他讲的“故事”,在校园内其实并不存在……我多次在校长论坛上大声疾呼,大道至简,教育绝不是为了成为“样本”,一定要走出“虚概念”。每所学校都应该有优质教育的品性,优质教育应该坚决拒绝这样的表面功夫:把名词当思想,用概念忽悠百姓,用展示代替常态。
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其实更应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个性,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一名真正的校长,更应该像农夫那样朴实、勤奋,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帕夫雷什中学耕耘52年,收获真正的教育思想,这样才能够成为教育家型的校长,乃至成为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