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一年前的“世界读书日”,54家在京高校图书馆宣布向中小学生开放,博得一片叫好声。一年过去了,有20多家高校图书馆的中小学生接待量为0。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时间有冲突,高校图书馆开放日活动在工作日举办,而这个时间中小学生都在校内上课;二是信息不对称,尽管活动已开展一年,但很多中小学生和家长可能和我一样,不知道这个消息。
我每个周末都带孩子去附近的朝阳图书馆老馆借书,常常借不到想借的书,管理员说一般只有2012年以后出版的书才能在此馆借到。我们又跑去远一些的新馆,但依旧有很多书借不到。再到首都图书馆,还是有很多书找不到或是不让外借,只能在馆内阅览。这时候我就想,北京有着全国数量最多的高校,这些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如果可以对外开放,那将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可以让更多民众分享到国家的文化资源,而不是让“藏书”只是成为“藏”书。
既然高校图书馆宣布向中小学生开放了,就应把这件有意义的事做得实在些、便利些。比如不仅向中小学生开放,也向全体公民开放,推动全民阅读;比如不仅在工作日开放,也在双休日、节假日开放,让平时上班、上学的人们都能在休息日享受国家的文化资源;比如举办一些有学校特色,能发挥该校特长、优势的读书、讲座活动,让高校真正成为全民的高校,这样比起当下一些学校只向游人开放,只让游客拍个照留个念要实在得多吧。
当然,把开放日活动做好确实需要在管理上下一番功夫,但不能因为怕麻烦就只搞花架子,形同虚设。如果国家真想让国民更爱读书,如果高校真想与更多公民分享自己的资源,那么这点麻烦是值得也是可以克服的。
期待早日可以在节假日带着孩子们去高校图书馆享受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