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江苏泰州某知名初中的一位姓朱的老师,承诺将两个孩子“运作”到“名校”学习。在被中介欺骗之后,只好将两孩子“软禁”在自己的宿舍或者家中整整三年。(11月10日扬子晚报)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事学生和家长竟然整整三年都被蒙在鼓里。按理说,初中的孩子应该具有基本的辨别能力,怎么会对自己的特殊情况毫无察觉呢?况且,他们还经常被家长接回家,怎么就一点都不透露实情呢?
听到这起不可思议的事,相信很多人都会暗中嘲笑当事家长糊涂。其实,在我们周围,是不是也存在不少相信甚至迷信“运作”的家长呢?
这起“荒诞剧”之所以能公然上演,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家长坚信存在“运作”空间。朱老师情急之下被女中介骗,不也同样是认为存在“运作”空间吗?正是因为这份“迷信”,才将这出“荒诞剧”整整演了三年。
事实上,不少学校的招生环节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猫腻,这也成为滋生各种招生骗局的土壤。因此,依法严肃整治招生腐败,彻底清除招生过程中的各种潜规则,或许才是解决招生骗局的最好方法。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教的当下,我们有理由期待招生制度越来越完善、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