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创建教育先进市为何会引来打压民办教育的忧虑

广州最近提出创建教育先进市的目标,并列出了几个重要指标: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到95%、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比例达到80%,这引发了舆论的争议。

南方都市报8月18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就质疑,为何达到80%就是先进,79%就不是先进?难道公办发达,就是教育先进?民办、私立发达,就不是教育先进?私立学前教育发展,会不会因此空间狭窄?

在笔者看来,这是由于教育管办评不分,带来的对政府举办教育责任的混淆,并引发舆论对政府政绩工程以及借此压缩民办教育发展空间的忧虑。建设教育先进市,前提必须是教育管办评分离。

民办、私立学校的发达,当然也是教育先进的重要组成,但是,不同阶段的教育,政府应有不同的责任。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政府公共财政有保障的责任和义务,公办教育的规模、质量,当然是评价教育先进程度的指标,这并不排斥民办教育、学校的发展。

可当前,我国各地的民办教育,存在被打压的情况。一是政府部门的教育政策,对民办教育并不公平,带有歧视色彩,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的竞争地位不平等,政府教育部门被称为是公办学校的教育部门;二是在一些公办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政府限制民办教育发展。比较典型的是,随着适龄生源减少,一些公办中小学都招不满学生,因此,政府部门减少民办学校招生计划,以首先保障公办学校招生。

这当然是需要治理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回归自己的职责,要给所有学校提供平等的发展空间,而不是因公办学校姓“公”就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打压民办教育。民办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也是地方政府的教育职责。

我理解民办教育界人士对政府强调增加公办园比例的忧虑,担心民办办园由此将被打压。之前,由于公共财政投入比例低,学前教育就由民办资金保障,民办学前教育红火。发展公办园和民办园被打压,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可却因为地方政府对待民办教育的态度,让民办教育者焦虑。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有限,幼儿入园难、入园贵,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不够。在广东,公办园的保障比例更是低得可怜,天价民办幼儿园令老百姓不堪重负,因此,政府明确提出要提高公办园的比例,是履行政府责任,加大对学前教育保障力度的选择。

总不至于政府不加大教育投入,完全由民间力量保障学前教育。有意思的是,一些民办教育者,还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不但学前教育应该由民间资金举办,政府不必投入太多财力,而且,义务教育的公办比例也应缩小,要发展民间办学。其理由是,民间办学可以减少体制的弊端,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自主性,政府投入举办,学校办学会受到更多干涉。

以笔者之见,这种想法太极端,把教育完全变为私人产品,忽视其公共性。按照这种思路,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差异将越来越大。政府自己制定教育目标,再通过行政手段去达到教育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不尊重教育规律和办学者的权利,反而会破坏教育生态。而其实,政府举办和政府办学,这两者是可以理清的。

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因为基础教育承担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责任,政府有责任举办,应该加大投入保障力度,促进基础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政府则不应该扮演重要的举办角色,而应该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以丰富高等教育资源。而不管政府是不是重要举办者,办学都不应该由政府进行,而应该由学校自主办学。

目前,我国存在的情况是,政府是公办学校的举办者,也是办学者,还是评价者。对于民办学校,政府虽不是举办者,却也是办学者、评价者,这是必须改变的局面,需要推进管办评分离,来理清政府、学校、社会在教育发展的权责关系和角色定位。

实行管办评分离,才能明确政府在发展教育中的责任,才能处理好公办和民办之间的关系。严格说来,在管办评清晰的教育环境中,没有公办校和民办校,只有公立和私立,公立和私立学校都自主办学,为受教育者提供选择,不存在此消彼长的问题,而是互相促进,共同构建多元教育。进一步说,实行管办评分离,是建立教育先进市的前提,离开了这一前提,教育的发展就可能变为政绩工程,就可能把健康的教育发展,变异为资源争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词条  打压  打压词条  忧虑  忧虑词条  引来  引来词条  创建  创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