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令人脸红的字典注解是对生命的漠视

《新华字典》上这样介绍动物:“猪: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牛: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驴: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皮可制阿胶。”

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新华字典》作为学生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其中出现这样的注解,学生长期阅读便很容易形成“动物并不值得尊重”的印象。他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动物只能被杀掉以供食用或者被当作劳动工具,甚至是一种产品。这类注解传递的是对生命的漠视,长此以往,会玷污孩子纯洁的心灵,在他们心里埋下践踏生命的恶果。

诚如外国孩子小约翰所说:“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大自然里每一种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当爱惜、帮助、保护它们,而不是利用它们。”生命高于一切,当生命被随意漠视和践踏的时候,人类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道德底线。近年来,社会上屡屡出现伤害无辜的案件,究其根源,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由此,笔者想到了苏东坡的一个故事。苏东坡早年与朋友章淳一同外出游山,到了一处悬崖绝壁,眼前仅有一根横木可以通过。苏轼等人望而却步,不敢前行,而章淳却大胆地走了过去。于是,苏轼心生感慨:此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惜,将来做官肯定也不会顾惜别人的生命。苏轼认为这样的朋友不可交,从此就疏远了章淳。果不其然,后来章淳官至宰相,做尽了伤天害理的坏事。就连对早年的朋友苏东坡,也因妒其才能而不放过。

生命教育是当代国际教育的焦点,也是时下中国教育关注的热点。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关爱生命,鼓励学生珍爱生命。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觉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价值,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要使他们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崇高,又了解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既需了解人类的生命价值,又应懂得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意义;既要关注自身的生命,又要关注、尊重、热爱他者的生命。

《新华字典》对动物的注解,显然违背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很易造成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误导。我们需要的是以一种尊重平等的态度去介绍身边的动物,站在“朋友”而非“屠夫”的立场去看待他们。当成年人摆脱那种残忍的、不人道的、野蛮并且自私的视角,我们的工具书才会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帮手,让他们成长得更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注解  注解词条  漠视  漠视词条  脸红  脸红词条  字典  字典词条  令人  令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