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证书膜拜”不是撬动就业市场的最好选择

一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可如今凭借着这么多的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5月10日东方今报)

65个证书意味着什么?一个学期至少要拿下8个证书,但是,如此多的证书,并没有为这名大学生赢得“一回面试通知”。不要说大学生困惑,恐怕连社会和企业也要困惑:难道65个证书竟然抵不过一个985院校的学历?

客观地说,这可能是个小概率事件。不过,要厘清的是,学历不代表能力的同时,证书也不能代表能力,最起码不是能力展现的全部。

人才成为一种资源,所体现的竞争是能力的竞争,但现实中却有不少大学生证书当作了能力的代表。这不能说有错,但并非完全理性。大学生面临的证书名目繁多,如教师资格证、人力资源证、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等,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在增加。但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跟风的,哪些仅仅是增加了负担,不少大学生处于混沌状态。“谁的证书越多,谁的素质就越高,谁的能力就越强”这种观点难以站得住脚。道理很简单,泛滥的证书已经无法搭建起用人单位和个体之间的信任桥梁,大学生证书的功利化追求可能淹没真正的素质和能力训练。当一个大学生每个学期都要去拿8个以上的证书时,可以想象,正常的学业水平该如何保证?功利的证书,被透支了信任的证书,无法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对证书崇拜的善意提醒。

当然,这类现象的出现,不能只在学生身上找原因,还得看到“学历远远比证书要重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当下社会崇拜名校的结果,“学历也要查三代”就是形象的说法。当“非985、211不要”成为用人单位的强势话语,当招聘保安都是“非985、211不要”时,笔者以为,这还折射出对文凭畸形消费的问题。文凭已经不是“文凭”,而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象征。根据炫耀性消费理论,用人单位追求的已经不是学历身份的实用功能,而是学历的象征性功能——出身“名门”。相反,个体的真才实学成了微不足道的存在。

高校本身也要对此进行反思: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一再受到诟病,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趋于单一而非多元化,人才的创新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学校所学与市场所需不能很好地吻合,大学课程管理体制与学生需求以及社会需求之间充满了矛盾。

证书膜拜”不是撬动就业市场的最好选择。相反,直面证书膜拜和市场筛选脱节下的证书与学历之惑,才是一种必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撬动  撬动词条  就业市场  就业市场词条  膜拜  膜拜词条  证书  证书词条  选择  选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