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配套管理制度得跟上

有来自北京的网民留言,许多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完备,但课余时间常年闭门闲置,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近日,教育部回复称,“积极会同体育总局等部门,做好已建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进一步盘活现有存量资源,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对此,有专家认为,在国家层面上,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已经有政策依据,但并非法律上的义务,亟须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纳入法律规范,才能依法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2月18日 法治日报)

当前,人们的健康意识、健身意识日趋强烈,但当地的公共设施资源却远远满足不了人们锻炼的需求。为缓解这种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锻炼的需要,进一步盘活学校体育场馆现有存量资源,推进其与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由于教育教学之外的人员不足,再加上安全压力、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等问题,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设备等在节假日大多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并切实解决好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可能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首先是健身人员的安全问题。双休日或节假日,学校处于放假状态,教师在假期需要家访或休假,加之学校教育教学之外的人员不足,外来人员进入学校锻炼,面临着人员登记、身体健康检测、运动过程监管、发生纠纷如何处理等一系列管理问题。

第二是设施设备的监管问题。允许校外社会人员进入学校锻炼,其管理难度远远大于在校学生。校外人员不属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对象,如果锻炼过程中出现矛盾冲突,他们未必会服从学校的管理和调解。若是有人故意损坏锻炼设施,完全由学校处置,显然有难度。

第三是学校教学秩序的保障问题。学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育教学,由于学校体育场馆的教学属性和社会健身要求不匹配,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面临着外来人员由谁管理的难题。另外,很多中小学的运动区和教学区不能完全分开,若是外来人员在中午、下午时段进入学校锻炼,如何缓解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冲突?如果外来人员肆意进入教学区、生活区等区域,如何管理?

第四是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问题。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设施设备的损耗、损坏率也会相应增高。在没有明确进场费用、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配置和待遇等问题的情况下,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要明确并切实解决好相关现实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在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大城镇小区和农村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认真做好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问题的调研和论证,做好顶层设计,为其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以减轻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带来的压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体育场馆  体育场馆词条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词条  跟上  跟上词条  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词条  配套  配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