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力求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内容涉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标志着我国在未成年人性保护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11月17日 澎湃新闻)
长期以来,关于未成年人性保护的话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性保护内容进教材的呼声也已持续多年。然而,受传统观念束缚以及其他阻力的影响,未成年人性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之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很多未成年人不能正确认识“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育部明确提出,力求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影响深远。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把未成年人性保护内容编入教材,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下好未成年人性保护这盘棋,还得仔细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否则,性保护内容进教材就失去了意义。
一方面,时下有的家长还是会谈“性”色变,对性教育存在认知偏差。另一方面,我国基础教育长久以来还是偏重“应试”。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学校和老师才会下力气去“教”;与考试无关,便不重视,甚至可能出现只发教材不授课的情况。未成年人性保护内容进教材后,各方还需发力,研究“如何教”“教得好”。
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为开展性教育提供政策、经费、师资支持。同时,要借助新闻、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加强宣传,引导社会就未成年人性保护形成共识,为学校开展性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仅要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不打折扣地推进性保护内容进教材、进课堂,更要在“如何教”“怎样教”等方面下功夫。学校可以创新教学形式,比如,邀请公安系统人员进校开展知识普及宣传,或采用小品、舞台剧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切实提升青少年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未成年人性保护是一项综合工程,在国家、教育部门和学校推进未成年人性保护内容进教材、进课堂的同时,家长也要及时扭转对性教育的错误认知,主动加强学习,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让未成年人性保护走稳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