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此前备受关注的“读博8年没毕业送外卖”当事人孟伟再次引发热议。他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我是浙江大学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本科毕业生,浙江大学自己的博士生……孟伟给浙江大学丢人了,给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丢人了。”9月21日,孟伟再次发布视频回应:“送外卖是一项正经工作,能给我提供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也能让我在科研之余缓解一些精神焦虑。”孟伟称,他从未因自己是一名外卖员而感到低人一等。(9月22日上观新闻)
这些年来,博士从卖肉到回乡种地,从送外卖到送快递,早就不是个例,社会舆论也达成共识,这一点都不丢人。孟伟前后两次的说法显得有些矛盾,折射出孟伟“摇摆不定”的性格。博士生送外卖不丢人,关键是能否正确反思,学习中是不是用心专一。梳理媒体报道可见,孟伟在求学过程中,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恰恰是求学的大忌。
从本科开始,孟伟对学业的规划似乎都在“走一步,看一步”。原本他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可老师劝他读研,他就改变了主意;参加过GRE考试和托福考试,孟伟想过要留学,但又放弃了;不想准备考研,反而选了直博;直博生到第8年还未拿到学位,只能获得结业证书。孟伟认为“导师指点不足、横向课题负担过重”,但学校回应,孟伟的抱怨并不客观,还与他精力分散、没能落实目标等自身因素有关。
这或许从孟伟在浙江大学取得的耀眼履历看得更清楚一些:求是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G20峰会优秀志愿者、浙江大学十佳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浙江大学优秀党员、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从博一到博四,他将大量的精力花在“横向课题”和学生工作之上,唯独没有倾斜于学术研究这个主业。孟伟曾说,做学生工作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博士出来去考中央选调,或者可以留校,或者去高校的思政岗。现在他又表示,“我一定要拿到这个学位”“我觉得我是有能力的,我也不比别人差了什么,只是用我导师的话说,我们彼此不合适。”由此看,孟伟仍然没有一个正确的深刻反思。
年轻人有很多想法是好事,但首先要完成自己的主业。如果确实对主业不感兴趣,也可以断舍离。怕就怕这也想要,那也想要,都不愿放弃。如此没有主见,即使博士毕业,也不会有太大作为。
当然,孟伟读博8年没毕业送外卖,也与其家庭原因有关,但这不是一个充足理由。退一步说,一个博士生,送了几年外卖,也能写出几篇外卖研究的论文。之前,延边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谭超,送了8年快递,这个过程中,他自创了快递编号法,相同时间送货量相当于普通快递员二倍以上。日前,一条名为“我是如何从专科到斯坦福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医学博士何世豪考上专科就选择了医学。他也遇到很多困难,但一直没放弃自己的目标,“当时我的心态都快崩溃了,努力这么久的工作可能就前功尽弃了,心情非常低落。”“分析之后我发现,我认为的大漏洞只不过是一个小问题,是我的不自信放大了这个问题,调整一下,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读博8年没毕业送外卖”,当事人最应该反思。无论是求学还是就业,我们固然可能会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我们自身并非没有改变环境的主观能动性。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作为一名浙大培养的准博士,孟伟应该思考,8年的时间,究竟是个人能力不足以拿到学位,还是在求学的过程中不够专注,没有坚定目标,把学业和职业做到极致。这样的反思,和送不送外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