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教育相对注重文化课教学以及学习成绩提升,对学生的情感沟通、心理健康以及人格教育等方面重视不够,导致出现不少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以及教育引导不到位是无法忽略的事实。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九届年会上,学者们将“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教育提上教育学议事日程,顺应教育及社会发展需要。要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保障。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课程专指学校场域中存在和生成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性因素以及学生获得的教育性经验,是实施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任何一项教育任务的达成与实现,都要借助相应的课程方案与课程安排。提升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须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结合学生认知实际,编写可供学校使用的系列课程教材,为培养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提供实施路径与有力抓手。
其次,实践体验。书本教育具有系统、完整等优势,但也有无法回避的局限性,比如教育内容相对抽象、空洞,与现实或社会生活脱节,书面内容难以有效践行,等等。常言道,“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相关部门和学校应根据学生心理与认知特点,结合课程安排,设计相应的室外实践体验活动课程,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相应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最后,评价跟进。没有评价就没有效果。要保证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以及心理健康、人格特质等教育达到预期效果,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组织专家学者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方案与实施细则,督促学校严格按落实,不定期开展过程性督导检查,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以引起学校、教师的重视。
提升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实现对学生的社会性构建,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和积极情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行动起来,统筹谋划,尽快编写出相应的课程教材,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借助详细可操作的评价手段进行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