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道家、墨家、儒家、法家等并称为古代十大家思想,是我国的军事家对战争的指挥、计划提供参考的一种重要文献和依据。延续至今,已经演变成企业家治理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参考。1、兵家思想的重点是有关战略的论述,每一场军事的较量都离不开战略的事先运转,“知己知彼”“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等一系列军事中衍生出来的词语,都是来源于兵家的思想。据史书《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3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伐赵,企图歼灭赵国的都城,在这种进击的关头,赵国向齐国发起紧急救援的信号。第二年,齐国派田忌率兵救赵,鬼谷子的大弟子孙膑担任军师一职。田忌本想直接向赵国出兵,但是孙膑却建议他先去攻打魏国的都城。孙膑说:“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意思是,不要在别人起纷争的时候,用拳头参与搏击。排解争斗最好的办法就是攻其不备,这样就会使得双方的战争自然而然的停止。田忌接受了孙膑的建议。同年10月,庞涓攻陷赵国的都城邯郸后,听说魏国的都城被齐军威胁,急忙班师回朝。这个时候,田忌和孙膑先派高唐等人迎战,并假意败给魏军,以示自己军队的弱小,然后在中途设伏,大败魏军。12年之后,庞涓领命率军向韩国发动进攻,韩军寡不敌众,请救于齐国。齐威王派田忌等人率兵救韩,孙膑仍然担任军师,孙膑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再次向魏国的都城佯装进攻,庞涓再次上当,并且比之前一次输得更惨。
孙膑巧用地理地形的优势,在道路狭窄、地形险峻的地区设下埋伏,导致庞涓自刎而亡。齐国能在两次战役中,轻而易举地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国大军,主要还在于孙膑对兵家智慧的掌握和运用。明朝的冯梦龙把孙膑的声东击西的战略写进了《智慧》一书中,其实,孙膑不仅在声东击西的战略上技高一筹,在具体的战术部署和地形选择上都别出心裁,显示了兵家过人的智慧。事实上,这种兵家的思想并不是只用于传统的军事中,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在市场竞争中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迅速盛行的时期,各大企业之间都在进行着一种竞争,都在你追我赶地争夺市场这块地盘。于是,兵家的智慧又被运用到企业之间的竞争中,成为企业总裁制定战略的宝贵财富。每一个总裁都是这场战争的发起者,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为战争出谋划策,制定战略决策的责任,因此就要求企业的总裁拥有兵家智慧,懂得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战术,并举一反三地运用到企业的变革战略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孙子兵法》确实是战略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参考资料,无论是哪个企业的变革,都离不开这项历史悠久的名著的指导。2、在现代的企业发展中,我们从各大企业的一把手身上,仍然能够发现兵家智慧的身影。被誉为代工巨头的富士康、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企业的变革中就有兵家智慧的影子。2010年,是富士康最为悲惨的一年,在这一年之中,由于员工频繁跳楼事件的发生,使得富士康这一国际大型企业的劳工制度遭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受“跳楼门”事件的影响,富士康出现了有史以来员工流动最频繁的现象,这无疑使富士康雪上加霜。为了缓解这件不良的事件带给企业的影响,富士康的开始利用企业向自动化、向电商化的变革战略来转移社会对富士康的关注焦点,从而减轻“跳楼门”事件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样的转移关注点的办法,有助于富士康在遭受“跳楼门”事件影响后的恢复,既减少了外界对跳楼事件的猜疑,又稳定了内部员工焦躁不安的情绪。富士康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能在出现恶性事件后依然保持企业的社会地位不动摇,离不开郭台铭的“用兵谋略”。3、总结后发现,每一个成功企业的一把手都应该是一个兵家智慧的代表,他们身上的兵家智慧,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彼知己在制定变革战略的时候,首先应该清楚企业变革的原因,了解自身的缺陷,清楚企业哪方面存在不足。然后了解市场,掌握人们的生活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就是未来市场的走向,只有清楚这些,才能有方向的采取变革,保证变革的成功。2、居安思危我们经常提及,《华为的冬天》就是任正非兵家智慧的表现,它能够让员工形成一种危机感,让员工在这种危机感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变革,并且谨慎面对变革中的每一步。危机感会让你的意识紧绷,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状态,既减少了危机发生的概率,也会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能够从容面对,不至于出现鱼死网破的情况。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为什么别的企业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在市场中取得先机,而我们就跟着别人的脚步,亦步亦趋地从别人的残羹冷炙中寻找被遗漏的油水?不主动变革,就会被动地受到市场打压。兵家智慧是每一位领导者智慧的体现、必需的修行,能够运用《孙子兵法》的领导者,定能在市场竞争中大展拳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变革先机和优势。
韩非子法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学派,它主张历史进化论,认为历史是需要不断向前发展的,坚持后来居上的观点,认为后来的总比先前的事物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它提倡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因时变法,不要墨守成规,或是安于现状。韩非子认为,竞争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增强实力,竞争就是关于实力的比拼,要想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排名,首先应该通过变革增强自己的实力。针对韩非子的这一观点,我们并不否认,之所以变革,无非是想让企业更强大,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法家智慧以“法”为管理的核心,注重“法”“势”“术”的结合。“法”是管理的权威,是企业领导权威的代表,也是企业员工行为约束的条件;“势”强调的是一种管理的权威,即总裁于企业的其他高层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权威,通过强力执行达成自己的期望,让员工为你的威信倾倒,不自觉地遵守你所颁布的行为准则,按照要求做事;“术”即为一种管理技巧,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响应的技巧,而只有抓住这些技巧,才能让问题的实现更具有说服力。法家觉得做事情的时候必须依据严格的法律和规定,这样才能避免错误的出现,即使是脑袋不灵光的人,只要根据制度和流程办,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种以“法”为尊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据史书介绍,商鞅在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钻研刑名之学,起初在魏相公叔痤的门下人中庶子。在魏相公临终之前把他推荐给魏惠王,但是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后来,商鞅来到了秦国,向秦孝公进谏了自己关于变法的思想,得到秦孝公的赞赏,秦孝公封他为左庶长,并下令变法。公元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首先,在法律上建立相互告发且同罪连坐的制度。商鞅这一制度的实行,使得秦国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现象。其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垦荒。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满足战国时期战争的需要。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采取奖励农业发展的制度有利于秦国农业的发展,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再次,统一县制,设置县一级的官僚机构。这一政策的实行,使得各地区的领主对地区的政治特权移交到了中央。这一措施配合“废井田,开阡陌”的政策,依靠法律手段,强制保证了土地私有制,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地位,削弱了地方豪门的权力。最后,统一量衡制。这样全国上下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准则,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于统一国家的商业和俸禄也有积极的作用。商鞅推行的以“法”为主,以“法”为尊的变法,在思想和制度上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军队的实力也在不断地加强,使秦国发展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为秦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为在商鞅的变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基础,奉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思想,所以被称为法家智慧的代表。其实,在古代,除了商鞅外,王安石也是法家智慧的倡导者。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开始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第一,王安石首先进行机构改革。王安石设置“三司条例司”,以“三司条例司”作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统筹财政,作为当时最高的财政机关。
第二,改革税赋。在全国上下实行“方田均税”,这样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第三,兴修水利。规定各地兴修水利的材料由当地的居民按照每户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农民的力量不能完成的,可以向政府贷款。第四,军队的改革。在军队改革的过程中,颁布了“裁兵法”,以此作为整顿厢军和禁军的依据。同时颁布的还有“将兵法”,即用逐渐推广的方式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个单位,每个单位专门设置副将一人,负责操练军队,提高军队的素质。第五,改革科举。颁布了“三舍法”,希望学校以平时的考核来取代科举制度,为朝廷选拔真正的人才。在进行科举改革的同时还颁布了“贡举法”,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现状、明确官场的晋升制度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净化了社会风气,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但是,诸多变革措施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相关法律的支持,没有法律的约束,变革就得不到有力的贯彻。其实,在现在管理学中对法家智慧的表现并不陌生,企业总裁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赏罚分明的奖罚制度,就是一种日常的行为规范,要求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按照这种行为规范约束自己。这种思想着重体现的是一种权威,一种由企业的总裁和高层身上特有的魅力,并且这种魅力能对企业的员工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约束。许多企业成功的因素都是因为对企业明确了管理的制度,与海尔几乎同期成长的联想、TCL等,都是因为企业的总裁在对企业的治理上充分借鉴了法家的智慧,从而使企业次次度过难关,后来这种法家的智慧在华为的总裁任正非的推行下时达到了顶峰。任正非在对企业员工的规章制度上,自己在员工之中的威信建立上,以及对员工的管理方法和对企业进行的一系列的变革措施上,实际上都体现了法家智慧中的“法”“势”“术”的根本思想。华为的《基本法》就是最有力的说明,从企业“法律”的层面上展现了对员工生存和发展的重视,将员工利益和要求在“法律”层面予以保障,以“法”治企业。
其实,每一个企业都存在这种法家思想,比如企业的总裁发布开会的命令后,企业上下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准备会议资料,严阵以待地端坐在会议桌前等待着总裁的发号施令。这就是一种权威,是法家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蒋巍巍先生就企业如何借鉴法家智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法”为核心的制度管理法家的精髓就在于一个“法”字,强调的是企业总裁对员工的制度化管理。对于法家,制度就是管理,没有制度,管理就像是一纸空文,无章可循,最终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任何企业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一种约束,一种对员工行为和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向的一种约束和指导,并在企业上下达成一致的规定,在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强大的影响力。2、以“势”为主的领导管理总裁是一个企业重大决策的倡导者,也是员工行为的指挥者,所以,一言一行都要在企业上下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使员工按照他的要求执行。否则,怎能管理好一个企业,怎能保证变革的落实。“势”是每个企业的总裁都必须追求的一种管理手段,只有有势的人说的话,才能在企业上下转化成一种行动。我们常说的影响力,就是“势”的一种体现,为什么变革的决策要由总裁发布,就是因为坐在总裁这个位置上的人是一企之主,拥有着无法逾越的权威。3、以“术”作为变革的指导变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严肃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命运,所以要求企业面对变革要有一个好的战略。战略是一场战役能否取胜的关键,也是一个企业实力的判断依据,因此,要想通过变革颠覆企业目前的情况,变革的战略技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法家智慧是一个企业的管理之本,每一个企业的总裁都是权力与地位的集中者,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支柱。因此,拥有这种智慧就能更好地管理企业的变革团队。
猜您感兴趣:职业经理人网 领导艺术 领导力提升 CEO 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