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叫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物。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包括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组织。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上述三者,构成企业的制度文化。
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中,虽然并不涉及“经济”二字,但建设和实施这些内容,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称文化战略。5.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等都是值得增值开发的内容。中国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相当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制行为。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文化建设自然要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并通过这一思想的开发利用,使职工群众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中国民族坚持人的平等性,认为“人皆为尧舜”,这正是过去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的增值开发并用于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将为企业职工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有利于倡导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运行机制。务实精神要求人们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对此如能发扬光大,必将形成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大庆“三老四严”的“铁人精神”就是这种民族精神增值开发的结果。面临误区一、目标定位上的误区有的认为建设企业文化仅是企业实现其经济目标的手段,而不是企业应该达到的目标。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必然是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有机统一,其目标应必然应是赢利的经济目标和为社会公众创造价值的社会目标的统一,企业文化作为经济和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也必然应是企业要达到的目标与实现目标手段的统一体。
即使在所谓“新经济”的阵营中,一种唯我独尊式的风格仍然存在于很多企业领袖身上。这些企业领袖是知识英雄与暴君的统一体,我们权且可以称之为“后现代暴君”。因为他们都是深谙民主思想的人,并且以企业管理革命的先行者而自居。从这些企业领导者的身上,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后现代企业革命的艰巨性。这首先是一场文化革命,完成这一革命必定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其中包括领袖人格和企业制度的双重转变。关于《后现代企业与管理革命》简介,请参阅:http://manage.org.cn/zixu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3
因此,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戴着文化的眼镜的条件下我们如何看待世界:我们接受的是什麽,和拒绝的是什麽什麽是我们认为是对的和错的什麽是我们称做普通和什麽是那些规范之外的东西,等等这影响到日常管理的互动,和决定了管理人员设置目标,提供反馈,主持会议,做决定,雇用或提拔员工和代表的方式。因为文化的项目很可能是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管理人员们很可能碰到的是误解,阻力,甚至是敌意,如果他们试图执行他们的正常做事方式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这是信任和结果都开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