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教你如何科学选购养护眼睛的产品
提起屠呦呦,无人不知。从她获得诺贝尔奖,到捧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让世人看到了中华医药的科学力量。
这说明中国传统医药并不是什么伪科学,而是经过几千年实践验证,能够救死扶伤的宝贵财富。
正是因为中医药的独特疗效,不少产品如化妆品、保健品等都号称添加了“纯天然的中药或植物成分”,引得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和购买。
虽然天然植物成分对人体有益,但在添加的品种和搭配上一定要非常讲究,否则保健功效微乎其微,只能是噱头罢了。
今天,我们以眼部产品为例,从中医药学角度入手,教你科学选购养护眼睛的产品。
养护眼睛 从中医理论谈起
中医对于眼睛以及眼病的记载和介绍,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当时所载与眼科有关的疾病就多达30余种。
而秦汉年间的《神农本草经》,收载了365种中药,有70余种都与眼部疾病治疗有关。
随着中医药学不断发展,中医治疗眼疾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治疗效果有目共睹。
据中医理论,眼睛及周围部位分布着密集的经络穴位。
《灵枢·口问》载:“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强调了在眼部,有很多经脉汇聚而形成的主脉或大脉。也说明了眼部周围的经络十分密集。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这说明周身的十二经脉以及与之相通的三百六十五络脉,其所有的血气都是上达于头面部而分别入于各个孔窍之中的。其阳气的精微上注于眼目,而使眼能够看见东西。
眼与经络的密切关系,是经络不断地输送气血,才维持了眼的视觉功能。因此眼部周围的经络通常与否,与眼睛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而说到维持视觉的气血,便不能不提“肝脏”。中医理论中,肝主藏血,开窍于目。
《素问·金匮真言论》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主要说明了肝脏与方位和颜色的关系,中国人把东方归到一色“青”,青色就是深绿趋于蓝,这种颜色跟东方有关系。东方颜色的规律能影响到人的肝胆功能;并指出了眼睛是肝与外界联系的窍道,因此,肝脏受藏的精微物质,也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使眼受到滋养,从而维持其视觉功能。
《素问·五脏生成篇》载:“肝受血而能视。” 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肝血的濡养对眼睛功能的好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肝健康,才能保证肝藏血液的功能正常,才能确保眼睛健康。
《灵枢·脉度》载:“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 还是强调肝开窍于目,肝与眼睛的关系十分密切;后半句的意思是肝脏功能正常,眼睛可以明辨各种颜色。也说明了肝健康,视功能才会正常。
肝功能与视力的密切相关,只有肝的藏血功能良好、肝气条达,视觉功能才可以维持正常。
“组方”对于养护眼睛有多重要
想要保护眼睛的正常运转,不仅需要考虑到它本身及周围部位,还要注意位于中下焦的肝脏、全身经络、血液等因素。
因此,从人体整体状况把握、用科学的中药组方来保养眼睛就是非常科学的。
“君臣佐使”是中药组方原则
提到中药的“组方配比”,就一定要介绍中药配伍中的“君臣佐使”。
君药
在处方中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
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
佐药
用于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
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
只有通过科学的药物搭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疗效,将药剂的毒副作用降至最低,而保证疗效最好。
单方制剂 也许疗效欠佳
在经典的中药方剂中,只有一味中药的单方也有不少,例如“独参汤”,成分显而易见,作用有目共睹:大补元气。
但是单方制剂多用于治疗某一种危重病症,适合急病重病的症状缓解,并不是放在任何病症、任何器官都可以适用的。
但是,眼睛本身十分较弱,周围部位结构复杂,与人体全身都有密切联系。所以如果只用单方来治疗眼病,要么治标不治本,要么药性调和不足,甚至会伤害到眼睛。
石斛、密蒙花等中药都对眼睛很有益处,但不能过量使用,还要避免单一。目前市场上流行着一些只含有石斛或只含有密蒙花的护眼产品,单方制剂的长期、过量使用很可能对眼睛产生不良效果。
大处方制剂 很可能害了眼睛
经典古医书留下了很多大处方,其中的药材在十几味或几十味以上。它们经过几百上千年的临床使用,被证明确实有效。
现在许多现代药方为了求全求大,将有相近功能的中药简单堆积,但究竟有多大疗效,值得怀疑。
市面上不难找出富含很多种中药成分的眼部护理产品,动辄含有几十种中药成分,虽然每种都对眼睛有益,但如果不能科学配比那则是“害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