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今,“历史的制造者们”已将“纸上谈兵”的烙印通过教科书深深地打在赵括身上,历史的事情,我有些不平,在这里挂一个问号。
对赵括的争议源于两点,一是他是不是纸上谈兵,二是白起有没有坑赵卒40万。战国之事,小生仅仅是停留在对“纸上谈兵”的主观臆断。说起长平之战,还要从秦军进攻赵国说起,此时国君交替,赵太后掌政,无将可用(赵奢战魏,廉颇战楚),只好在与齐长安君作人质而后以三座城池换回一时安定,失利的秦出兵韩国,出兵救韩而获三座城池的赵国,从救助别国中得到了甜头。后来,秦战韩而孤立上党之地(战略所需),上党郡太守冯亭意归赵,韩送三城,又许三城求赵军守长平(赵孝成王太贪心)。在外交上,秦暗散谣言赵暗中和秦,同时向楚、魏施压。秦为王龁,赵用廉颇,本来不错,无奈那个赵王不懂军事,听信谣言而受离间。于是乎,括帝粗现了。
平心而论,括帝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随老爹也有不少战绩,否则,赵王再怎么混账,也不会把45万大军给他的。攻打齐国麦城,建言老爹,而攻破墨家守城防御;阏与之战中,和老爹的出色表现也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在另一方面来看,秦离间而用赵括,说明一点:赵括这个人有些能力,因此不会让赵看出是中了秦计,并且秦还让赵跑不出自己的手掌心(秦后暗中换用武安君白起以克赵)。廉颇走了,赵军中旧部哪里听新来的将,赵括倒是来了一手司马穰苴的办法,公开斩杀8名上书将领,也是赵孝成王的一部分意图。王龁败退,括帝很惊喜,不知是进了人家的圈套,待武安君暗中领军,发出挑战书——“决一死战”,这个赵孝成王认为敌军未稳,积极应战。白起背沁水一战,激发斗志,关键时刻流过来秦国船只。赵军皮牢守军被王龁阻击,没有完成夹击白起任务,晋阳守军也被司马梗阻击,完不成支援皮牢守军的任务,而陵川赵军没有胆量增援。退兵邯郸又被拦住,供给不上,渡丹河又遭秦军引黄河水阻止。邯郸那边秦昭襄王派魏冉从陶国佯攻,使其自顾不暇,包围圈业已形成,最后的挣扎也要试试。
此时,括帝面临的不是白起一个人,而是以秦昭襄王为首的整个秦国。难能可贵的是,在没有供给情况下,即便出现人吃人现象,赵军一直是紧密团结在括帝周围,这也是括帝带军一种积极表现。被困46日后,括帝挑选了一名酷似自己的人领军于晋城突围被射死,自己领军去长平突围被围,括帝诈降,但是秦军看赵军秩序,便怀疑诈降,但决定接受,受降时,赵军猛发冲击。秦弩的威力在屈子《国殇》中体现“带长剑兮挟秦弓”。秦军万弩齐发,括帝身中10箭,战死沙场。
对于长平之战,白起说:“我以50万之众围赵括20万之军,伤亡过半才歼灭,是我用兵以来未有之事。腹中无食,以人充饥而保持斗志不懈,是赵括的本领。秦军精锐伤亡过半,优秀将领死亡无数,实际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不同,赵括死了,我还活着。”
乐毅认为从军事部署上说,整体上说是很相当的,主要是皮牢、太原二军没有达到指定战场;从人员损失说,赵军死亡45万,秦军也不下60万,赵军中还有一部分韩国的上党军队,所以说赵军上占了上风。赵国最大损失就是赵括死了。
5000年过去了,我有些对赵括抱不平,括帝沙场威武忠君,大有可以降秦的机会,可是也正是这个机会把他生命葬送了。作战中他的计策看起来不是比不上一些名将。失败的原因,除了上边的所说,在君王上说,赵孝成王简直就是一个不懂军事的愚君,只知道赞便宜,看秦昭襄王,对整个战争的局势把握,对部队的供给,对军事的调遣,哪一点不比你赵王强上一百倍,我就想,当时你就不想想换廉颇怎么不用乐毅,不配为君!在将领上说,括帝与常胜将军白起来说,是有逊色的;在兵卒力度上说,赵军虽然是在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中变得强大,但对于“虎狼之师”也并不是吃素的,况且廉颇调走,旧部心里也是不好受。
一个听信谣言的赵孝成王和一个说出“长平巨战,秦可谓小胜。而赵括死,武安君存,可谓大胜”,注定括帝的悲哀。我在思考,为什么5000年以来人们一直是唾骂“纸上谈兵”而对赵王只字不提呢?
或许是史官们迫于赵王淫威,人民总要有一个发气口,就洒在赵括身上好了;同时,秦灭六国后焚书让很多的事情无从查起,一定程度上阻碍现代人的认知。有人说,蔺相如和赵母都反对括帝,可是乐毅力挺括帝。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看多了大将风范,总是一味求全责备将领,人家也是人,总是会有缺点的,而括帝能把军队在艰苦的包围中可以保持队伍的精神支柱不涣散,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