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资治通鉴》的时候,比较关注长平之战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放在一起看,竟然也有了一些零碎的看法。
《资治通鉴》卷四,甲子(前297年)尽戊子(前273年)
周纪四赧王中
三十五年(辛巳 前280年)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
卷五 起已丑(前272年)尽(前256年),凡十七年,赧王下
五十一年(丁酉,前264年)秦武安君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五十二年(戊戍,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五十三年(已亥,前262年)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
五十五年(辛丑,前260年)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
书中在注释处注明:光狼城,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太行道,河南省济源县东。上党,山西省长子县西南。长平,山西省高平县西北。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在长平大战的前二十年(辛巳 前280年 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白起就曾经攻下过光狼城。而当时光狼城的守兵就是赵军。为什么在韩国的地盘上有赵国的守军?我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可以推断的是,长平之战发生的时候,秦军依然是从二十年前就曾经走过老路上卷土重来。秦军早早地就切断了上党和野王之间的联系(五十三年(已亥,前262年)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上党路绝,上党便唾手可得,这应该是秦军计划的一部分。秦军应该是一路凯歌杀到这里的,路上基本没碰上什么障碍。但这一次,却和二十年前不同,他们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这种抵抗很出乎秦军的意料,致使恼羞成怒,对抵抗的军民大开杀戒,并痛下杀手杀掉了俘虏。
从战国时期的生产发展的情况看,各国的国力与人力并不兴旺,秦国虽然强盛,但连年征战,对兵力补充的需求更高。以至于“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就连十几岁的孩子都被送到了前线。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秦军为什么不使用战俘而要全部杀掉?使用俘虏作战是战争中常见的做法,杀掉俘虏的原因只能是不能被所用。既然不能使用,只好杀掉罢。这也足见上党军民抗击秦军的坚决和顽强。
其斩杀的四十五万人并非全是赵军战俘,大部分是上党百姓或者是上党民间抵抗组织。因为,秦军在随后攻击邯郸时并无胜绩。资治通鉴中这样记录“正月,王陵攻邯郸,少利。”武安君说“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之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秦赵在长平之战中,秦军虽胜,但军队在战斗中伤亡战死者过半,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那么,如果秦军在战斗中损耗过半,必然是要发生惨烈的战斗,秦军的战斗力在当时应该属于最强的,而赵军的战斗力并不次于秦军,强强相斗,结果是秦军伤亡过半,既然秦军伤亡过半,赵军自然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如何竟能被俘四十五万之众?如果赵军真的在此次战斗中减员四十五万,举赵国全国之力能有多少部队,能令秦军在此后的战斗中“少利”?而且,赵军面对的还是被称作“人屠”的、战国史上非常著名的将领白起。而且,这个令天下人胆寒的将领竟然主动承认因为长平一战士兵死伤过半,国内空虚,后勤粮草跟不上从而打不下邯郸?既然已经消灭了赵国大部分的有生力量,仅长平一战就杀死了赵军四十五万之众,赵国军队即使不被吓死也已足够胆寒,为什么反而打不下来了?还有一说是秦王听信谗言,不再信任白起。这个说法比较可笑,白起已经攻打到邯郸,赵国已经失去了大部的力量,再一鼓作气就可拿下赵国,难道秦王是个傻缺?让白起带这么多精锐部队跑这么远来旅游?这只能说明,事实的真相,秦王是知道的,白起在长平杀掉的四十多万人是真的,但并不是四十多万赵国的士兵!
由此看来,秦军杀赵军四十五万的消息,只不过是为了给秦国的官民一个交代,毕竟,自家的军队在战争中也伤亡过半。此举同样可以吓唬天下人,当然,更重要的是吓唬赵国人,毕竟“兵者,诡道也。”两国交兵,互施手段,能不战而吓退对手不失为一个高招。可惜的是,这一招只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滔天恶名,并未给秦国带来实质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