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经过变法图强的秦国确定了东出函谷、吞并天下国策后,秦国就不断的对周围邻国进行军事打击。特别是秦昭王时期,秦国又采取了范雎“远交近攻”的谋略。楚国、韩国和魏国经历了秦国毁灭性的军事打击后,只能进行自保。燕国和齐国之间的恩怨,更是双方元气大伤。虽然赵国也经历了宫廷政变,但是其国家综合实力尚在。也就是说,赵国是东方六国中唯一可以与秦国单独叫板的国家。
公元前262年,秦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从其大本营分离出来。韩国国君为了减轻秦国对其的压力,决定让上党郡守开城献降。然而,上党郡守冯亭违背了韩国国君的旨意,转身投入了赵国的怀抱。
不甘心劳动成果被窃取的秦王决定对赵国用兵。于是,秦赵长平之战就爆发了。最后,在名将白起带领下的秦军,不仅斩了赵军主帅赵括了头颅,而且还坑杀了40万降兵。从此之后,秦国无敌于天下。
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的失败是秦国打不过廉颇,就用反间计使赵王用了不会打仗的赵括所致。“纸上谈兵”也是从这场战争之后流传于世。常言道:虎父无犬子。作为赵国一代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又在军营长大。他的军事才能是值得肯定的。那么,这场战争的失败原因在哪里?
第一,赵国统治集团的短视。秦国确定了吞并天下的国策后,东方六国是必须消灭的对象。也就是说,秦赵之间的战争是早晚的事。当上党郡摆在赵国面前,赵国集团没有意识到上党郡并没有那么简单。平阳君也好,平原君也罢,他们讨论的焦点是要不要接受上党郡,而不是怎样遏制秦国军事压迫赵国。换句话说,如果接受上党郡,意味着赵国对秦国宣战。如果不接受上党郡,秦国在赵国的国门口建立了军事基地。秦国可以虎视三晋,随时吞并韩赵魏。短视的赵王最终选择了接受上党的献土。秦赵大战爆发了。
第二,赵国的军事部署的失败。当赵国决定接手上党后,赵王分封冯亭为华阳君;同时,令廉颇带军驻守长平,以防备秦国来攻。这个部署最大的漏洞是赵国没有用军事手段接收上党。作为赵国的第一防线——上党郡的防线是十分的脆弱,很容易被秦军攻克。长平防线就会变成了赵国的唯一防线。这也是白起在攻克长平之后,竭力建议秦王进军邯郸的原因。
第三,赵国外交的失败。当廉颇与强大秦军在长平吃紧之时,赵王却派出使者与秦国修好。虞卿反对这一举动。虞卿认为赵国派出和解使团,必然会被秦国利用,秦国做出不利赵国的举动。赵国的出路是积极与其他诸侯建立邦交,合纵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然后,赵王没有采纳虞卿的计策。果然,秦国营造与赵国修好的局面,诸侯列国相信秦赵之间不会有大仗。于是,赵国被其余国家所孤立。
第四,赵国国君不懂军事,追求速战。虽然赵国是东方唯一一个可以跟秦国抗衡的国家,但是秦国的国力强,赵国弱是无法避免的事实。秦赵开战以来,廉颇采用守势,暂时遏制了秦军的东进。但是,赵国换来了很大的损失。赵国国君不满廉颇的守势,决定启用赵括。有人说:是秦国散布谣言,赵王被离间。然后,赵括被启用了。我认为不然。对于赵括采用进攻的部署,很大程度是接受了赵王的旨意。也就是说,赵括的悲剧是从被启用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他,只是这场战争的替罪羊。
我们分析了赵国失败的原因了,那么,长平之战赵国到底有没有胜秦国的把握?我认为赵国可以采用以下的对策:
第一,建立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是以上党——长平——邯郸为中心的三道防线。
第二,采取积极的外交。赵国派出使者联络其它诸侯国,建立国际间的联盟。赵国与韩国、魏国建立轴心联盟;与楚国建立牵制联盟;与燕国、齐国建立三级联盟,以求声势。
第三,稳固国内实力,建立后备军。
有人说,如果赵王不罢免廉颇的话,那么秦国就会被拖垮。会是这样的结果吗?不会的。首先,秦国名将白起没有出山。如果秦国打不破长平防线,秦国必然出这张王牌。其二,东方六国有合纵,秦国有连横策略。如果必要的情况下,秦国会拉拢韩国、魏国共同打击赵国。以一国之力应对三国的力量,赵国目前是没有这个实力。其三,秦国不一定从关中地区运粮,完全可以从河内地区征调。比如,在长平之战的最后关头,秦王亲自前往前线,从河内地区征兵征粮打击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