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成王七年(前260年),秦赵两国在赵国境内长平展开决战。在这场决定天下大势的战役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临阵换将,犯兵家之大忌。结果赵国大败,主将赵括阵亡,数十万士兵降后被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一百多年以后,司马迁著《史记》,记述了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故事。经司马迁描述,赵括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成为夸夸其谈、读死书、不知变通的代名词。
客观分析赵括的经历及长平之战进程,我认为赵括并非传说中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用现代话讲,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官二代。理由有三:
第一,赵括学习努力,不拼爹,立志为国效力。《史记》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按说赵奢为国家立有大功,地位与廉颇、蔺相如相同,享受副国级待遇,而且是世袭的爵位。赵括作为他的儿子,养尊处优、安享富贵足矣,没有必要“妄言兵事”博取名利。相比而言,廉颇、蔺相如位列上卿,但是他们的子孙全都庸庸碌碌,寂寂无名。赵括并不是纨绔子弟,他好学习,自幼熟读兵书,立志做一个优秀职业军人,为国效力。同时,赵括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他探讨用兵之道,常常能驳倒久经战阵的赵奢。这一点,空谈理论不懂变通的书呆子是做不到的。赵奢不看好赵括,并非不欣赏自己的儿子。他是觉得战争太残酷,年轻的儿子缺少历练,暂时还难以担当大任。
赵奢死于赵惠文王晚期,根据他的经历分析,大约活了五六十岁。赵奢死后,赵括袭爵为马服君,掌管家族事务。到赵孝成王七年,赵括大约在四十岁左右。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自古以来“打仗父子兵”,我们有理由相信赵括曾长期跟随赵奢历练,绝非是深居简出的公子哥。赵孝成王七年,赵括应该是赵国仅次于廉颇的高级将领(后来的名将李牧刚刚暂露头脚)。赵孝成王虽资质平庸,但是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上卿虞卿等主政大臣都不曾反对赵括出任赵军统帅,足以说明赵括在赵国军队中的地位。
第二,赵括有担当,关键时刻不明哲保身。赵孝成王六年(前261年)初,秦国攻占韩国野王邑(今河南沁阳),将韩国上党郡(包括今长治、晋城两市)与本土完全隔绝。韩王命上党郡守冯亭投降秦国,以求和解,而冯亭却另有打算。当时,山东六国只有赵国军力强盛,可与秦国一战。冯亭欲嫁祸赵国,让韩国坐收渔利,于是便率上党军民归降赵国。贪婪的赵国君臣欣喜若狂,赵孝成王派平原君亲自到上党接收土地。煮熟的鸭子落到别人口中,秦昭襄王勃然大怒,增兵大举进攻上党。赵军尚未部署完毕,上党已然得而复失,冯亭率军民退入赵国。秦军趁势攻入赵国境内,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等待他们的是廉颇率领的20万赵国精兵。秦军孤军深入,廉颇很想以逸待劳迅速击败秦军,于是主动出击。谁知秦军斗志正盛,在敌国境内竟然连战连捷,破军杀将。廉颇只得采取守势,打算凭借地利人和拖垮秦军。两国不断增兵,战争进入僵持阶段。
秦国劳师远征,主力部队远离本土作战,处于赵、魏、韩、楚四国夹击之下,已经犯了兵家之大忌。廉颇用兵老到,坚守不战,静待时局变化。此时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因素,一是国力,一是外交。而赵孝成王恰恰在这两方面都犯了致命的错误:在外交上,没有采纳虞卿联合魏楚合纵抗秦的建议,反而派使者与秦国议和,给了秦国离间诸侯、从容布局的时间,赵国因此陷入孤立;在国力上,过低估计了秦国的战争潜力,以为在自家境内,凭倾国之师足以击败秦军。正是因为这个因素,赵王才会中了范雎的离间之计,以年轻气盛的赵括代替廉颇,并下令赵军主动发起攻击。
从名望和作战经验两方面比较,赵括都远逊于廉颇,这一点赵括自己应该清楚。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渐强盛,长年对山东六国用兵,兵精粮足,名将辈出。当时天下诸侯对秦国军队无不是怕的要死,恨得要命,唯恐避之而不及。长平之战前后,赵国能征惯战的将领只有廉颇一人。统帅数十万大军与秦国虎狼之师对垒,胜算能有多少?对此赵括未必心中无数。但是作为职业军人,当国家召唤之时义无反顾地披挂上阵,虽九死而不悔,这就是赵括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