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除了秦始皇,还有两个人物破绽最多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反差最大,一个是项羽,一个是韩信。贬低秦始皇是汉代的政治需要,也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使然,而把项羽塑造成盖世英雄,把韩信塑造成才高八斗功高盖世最后却被杀身亡,则完全有可能是司马迁的私心作祟。司马迁怀才不遇,司马迁被汉武帝无道地施以宫刑,项羽高大,汉武帝的先祖刘邦就显得卑微了;韩信冤屈,则汉代连同汉武帝的统治就显得黑暗了。司马迁天才的文学创作,达到了这个目的。
我在《真项羽》一书和先前的诸多博文中,已经分析了项羽身上诸多有悖常理,有背史实的地方。
钜鹿之战项羽8个月三次进攻都没能越过漳水,司马迁却写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
固陵之战明明项羽被刘邦包围在固陵城中,司马迁却写项羽把刘邦打得只顾自守不敢出战;
垓下之战明明项羽被打败撂下军队临阵脱逃,司马迁却写四面楚歌是刘邦施诡计骗了项羽,又用美人煽情使后人感叹项羽战场失意毕竟情场得意等等。
项羽文学形象的成功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谬误,还在国人心中熏陶出一种卑劣的个性:失败了总是怪罪于别人,对手下流对手阴谋诡计我是正人君子。其结果不是做正人君子而是去钻研阴谋诡计。如今市面上人生计谋、职场计谋、官场计谋的书文走俏就是一个旁征。
韩信同样如此。他的文学形象除了给我们许多历史谬误之外,同样熏陶出一种卑劣的个性:受到批评和挫折不是检讨自己,同样是怪罪于别人,用功高震主才高君畏来自我麻痹。
借着《真韩信》出版的机会,我将在博客上陆续发一些有关韩信的文章,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批评但希望以史料证据说话。今天这篇我们来讨论“度陈仓”的问题。
司马迁不惜笔墨,十分之一的篇幅只写了一段对话
提起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人们立刻会把它与淮阴侯韩信联系起来。民间也有折子戏等文学作品流传,说是韩信帮助刘邦认清了主要敌人是项羽,也是韩信为刘邦指明了东进中原的前进方向,更是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妙计,帮助刘邦顺利突破三位秦帝国降将的封锁,重新占领咸阳等地,为后来刘邦向东发展打下了基础。
上述“指明方向”的认知,主要史料是《史记•淮阴侯列传》。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则主要来源于民间艺人的演绎,并没有确切的史料佐证,唯一沾点边的是《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可是如果我们认真阅读《史记》的其他篇章,比如《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并用程步读史原则注重时间地点事件,质疑文学描写心理描写和对话,结论却可能让我们大吃一惊。
我们先来看韩信为刘邦指明东进方向的结论从何而来。
“韩信拜将”的事情家喻户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期讨论。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刘邦、萧何等人郑重其事地拜韩信为大将军后,韩信却什么事情也没干。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于是,司马迁就花了一个很大的篇幅来描写韩信干的一件“大事”:
在韩信拜将仪式之后,刘邦开口对韩信道:“丞相多次称道韩将军,想必将军有妙计教我?”
韩信谦让了一番后问刘邦道:“如今向东争夺天下,大王的敌人难道不是项王吗?”
刘邦像小学生回答老师问题一样回答道:“是。”
韩信接着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
刘邦沉默了好长时间,然后道:“不如项王。”(注意,刘邦在这里承认,在仁厚方面自己也不如项羽。)
韩信拜了两拜道:“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项王。然而,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震怒咆哮时,千百人不敢稍动;但他却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人生病,他经常眼含热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人立下战功该加官晋爵时,却舍不得,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得失去了棱角,也不肯给人,这就是所谓妇人之仁。项王既已称霸天下,诸侯臣服,但他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贬谪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也都回去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了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到之处,无不摧残毁灭,天下人怨恨,百姓不愿归附。虽然有人归附,不过是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因此,项王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民心。所以,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消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击溃呢?而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大王在秦地为王的。根据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之地就可以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