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延渥:坚守孤城半个月,打败20万精锐辽军!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天,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打着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的旗号,率领20精兵南下攻宋,辽军主力推进至瀛洲,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辽军连续攻城十余天,伤亡数万人马,始终无法攻破瀛洲城,无奈之下,萧太后只好率领部队转攻雄州,率领瀛洲军民以寡敌众,挫败辽国大军的宋朝官员,是瀛洲知州李延渥。

李延渥出身将门世家,父亲为后周和北宋初期的名将李进卿,李延渥并非科举出身,以荫补供奉官,寻为阁门祗候,三迁至西京左藏库使,宋真宗咸平年间,历知平戎宁边顺安军、保州、威虏军钤辖、知冀州,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改任知瀛州。(1)

瀛洲即今天河北河间,北宋时距离距离宋辽边境很近,一旦辽军南侵,很快即可兵临瀛洲城下,李延渥赴任后不久,就有斥候传来的情报:辽军正厉兵秣马,准备南侵。

李延渥连忙加固城墙,修建防御工事,囤积粮草,招募强壮百姓进行军事训练,积极进行迎战准备。

辽军即将入侵的情报传到东京后,宋真宗立即祭出北宋“将从中御”的祖宗家法,拿出阵图,传授诸将方略:六千骑兵由魏能、白守素、张锐率领,屯威虏军(今河北徐水西),;五千骑兵由杨延朗、张延禧、李怀岊率领,屯保州(今河北保定);五千骑兵由田敏、张凝、石延福率领,屯北平寨(今河北完县),以当辽军兵峰。(2)

宋军作战时,通常由远在东京的皇帝遥控指挥,领兵将领几乎没有临阵决断的权力,所以,宋军在战场上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但宋真宗这次部署,在辽军南侵初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景德元年,辽国完成战争准备后,萧太后以名将萧挞凛和奚人六部大王萧观音奴为先锋,率先领军杀入宋朝境内,萧太后本人则和辽圣宗率领20辽军主力随后跟进。

萧挞凛和萧观音奴带领的前锋部队攻掠威虏军和顺安军,被宋将魏能等人率领的骑兵击败,攻打北平寨,被宋将田敏等人击败,转攻保州,再次被宋将杨延朗(演义小说《杨家将》中的六郎杨延昭)等人击退。

辽军这次南侵可谓出师不利,三战三败,击败辽军的三路宋军兵马,正是宋真宗当时布置安排的。

处处碰壁的萧挞凛,又去攻打遂城(今河北徐水),这一次辽军顺利攻破遂城,还俘虏了宋朝守将王先知,然后等待辽军主力跟上后,合兵一处去打定州(今河北定州)(3),宋将王超率领大军结阵于唐河,捧着宋真宗的诏书和阵图,按兵不动,不去增援近在咫尺的定州,只是坐看辽军狼奔豕突,四处劫掠。

定州宋军固守城池,辽军短时间内难以攻下,萧太后担心王超所部宋军来夹攻,就放弃定州,将进攻的矛头对准瀛洲。

十月,辽军进抵瀛州城下,围城猛攻,当时瀛州只是一座小城,仅有少量厢军驻守,并无禁军一兵一卒。

守城的宋军除了本地厢军外,还有李延渥组织训练的强壮百姓,和贝、冀巡检史普率领的巡检司兵马,三支守城部队中,瀛洲厢军和史普的巡检司兵马战斗力都是非常强的。

北宋厢军整体上战斗力虽然不如禁军,但瀛洲距离边境较近,时遭战火洗礼,故此处的厢军战斗力非同小可,和边境上强悍的易州静塞军、雄州骁犍等宋军劲旅相差并不太多,至少不在禁军之下。

巡检司兵马虽然也不是正规军,但史普所部同样濒临边关,多逢战事,所以战斗力也是很高的。

辽军包围瀛洲,昼夜鼓噪,四面夹攻,攻城的士兵,被宋军抛下的滚木礌石砸死,但后面的士兵前赴后继,连续猛攻不止。

激战旬日,辽军的攻势更加凶猛,“唯击鼓伐木之声相闻,驱奚人负板秉烛乘墉而上(4)”,战况惨烈之时,甚至就连夜间,辽军都在驱使奚人攻城。

李延渥指挥城内守军,拼死抵抗,不断抛下滚木礌石,给辽军以重大杀伤。

战斗最激烈之时,萧太后和辽圣宗两人亲自擂鼓,为攻城辽军助威,一时间,辽军“发矢如雨”,“矢集城上如蝟(猬)(5)”,“戍棚垂板护城才数寸许,契丹射之,矢集其上凡二百余(6)”但瀛洲依然坚如磐石,屹立不倒。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精锐  精锐词条  坚守  坚守词条  打败  打败词条  
宋朝

 掩在岳飞光环下的少年英雄

岳云,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军,但人们对他的认识,大概多源于小说和戏剧,而在正史上,对他的叙述也是很少,使人们只留下一个手持双锤,冲锋陷阵的少年英雄形象,他是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