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阁老众多,奸臣忠良泾渭分明,可其中嘉靖年间的一位,历史评价却无比复杂。
在明朝嘉靖年间后的各类史料里,说起这位阁老,那真是千人踩万人踹,基本都照着马屁精奸诈小人的路数形容。后来清朝人修撰《明史》时,更是加了个“性狠愎”的评语,乍一看去,就是个阴狠毒辣的狠角色。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狠角色,在明朝最伟大改革家,几乎手把手给明王朝续命的政治强人张居正眼里,却是一辈子偶像一般的存在。其狂热崇拜程度,到了“心仪而瘫之赞叹”的地步。
这位令张居正无比崇拜,能力业绩更与张居正一脉相承的政治家,就是明朝嘉靖年间政坛争议强人:张璁。
一:从神童到“马屁精”
张璁,1475年生于浙江温州永嘉,作为能让后来大明神童张居正钦佩无比的人物,少年时的张璁,也是早早就展现出惊人才华。诗文水平十分惊艳,常叫老师连喊教不了。到了十三岁时,更给自己找了个震翻围观群众的奋斗目标——诸葛亮。立志要像这位三国名相一般,做一番匡扶天下的大事业。
可理想太远,有时也容易摔个惨。从二十三岁中举起,信心爆棚的张璁满怀伟大理想,先朝着第一个“小目标”会试前进。没想到却是抬腿就摔惨。之后的二十三年里,接连落榜了七次,十分灰头土脸。
一般说来,这种屡战屡败的科场生涯,基本是周而复始浪费生命。可唯独张璁是例外,和好些就为升官发财奔科举路的同学不一样,张璁始终是个充满理想的人。二十多年的落榜岁月里,除了刻苦读书外,他的社会活动也十分丰富,在龙湾办起了书院,还和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成了好友,经常纵论世道时事,忧国忧民之心,从未停止思考。
到了四十七岁那年,即正德十六年(1521),心比天高的张璁,总算考取了进士。可这好不容易前进的一步,却貌似离张璁的理想越来越远:他的梦想是入阁秉政,可他的科考成绩,却只是个不起眼的二甲。放在明代的政治规矩下,这样的功名出身,想进内阁就是做梦。
可是,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就让嗅觉敏捷的张璁明白:这事不是梦!大礼议事件来了。
作为一桩明朝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大事,大礼议事件,说白了就是个皇帝认爹的问题:此时正德皇帝驾崩,堂弟嘉靖帝从湖北进京即位。可朝中几位老臣按照国家礼制,强烈要求嘉靖皇帝根据礼制规定,认正德皇帝的父亲明孝宗做父亲。放在现在看,这个认爹问题是个瞎操心的闲事,可放在明朝当时,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大事,不但关乎伦理纲常,更关系话语权。于是新皇帝嘉靖帝也铁了心,爹当然不能随便认!
于是,一边坚持要按照礼制办,一边坚持不换爹,大明朝的朝堂就这么僵持了,可起先做围观群众的张璁,却是兴奋嗅到了火药味:这事,我了解啊!
在这二十三年的落榜人生里,要轮哪一门学问,张璁进步极快,首推就是礼制。对于儒家的礼法规范学问,张璁早早就有深刻研究,这下更是活学活用,轻松找出了这帮大臣们论点里的大漏洞:嘉靖皇帝是作为皇子,继承了他堂兄的皇位,哪里是作为养子继承皇位?这也就根本没有必要为了做皇帝而“换爹”!如同找到猎物的野狼一般,灵感迸发的张璁走笔如飞,写就一篇论证严密的奏疏,接着把嘉靖帝看的心花怒放,也因此脱颖而出。
这以后,张璁就卷入了这场嘉靖年间著名的政治风波“大礼议之争”,且彻底开罪于当时的百官之首杨廷和。可依托嘉靖帝做靠山的张璁毫无惧色,几番激烈争斗下来,还差点被杨廷和的儿子杨慎纠集官员打死,却是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杨廷和悲伤辞职,儿子杨慎发配边疆,张璁则平步青云,短短八年间就晋升为首辅。成为嘉靖帝的心腹宠臣。
短短八年间,从一个普通的二甲观政进士,扶摇直上晋身内阁首辅,这个升官速度,简直创了明代官场记录。但张璁的名声,也一度十分狼藉,特别是那些议礼中失败的杨廷和心腹们,更是变着花样骂:你升得快又怎么样?还不是个逢迎拍马的小人!
但张璁接下来就证明了另一样比“逢迎拍马”更强的本事: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