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日晨起,吃糖芋头。

  旅外归来的人,拜谒族中的长者.

  晚上设宴赏月观桂,阂家团聚。

  女子在月下摆设月饼、菱、藕、瓜、芡、芋头等供品.摆里瓶花、香蜡、斗香、月光纸,用以斋月。

  张挂正月中收藏起来的灯笼,居高远眺,以此为乐。

  靠近河滨的,准备灯船,邀请款待亲友,开团圆会。

  女子铸桂花夜游。

  吃鲜果、月饼,坐观明月。善作诗的,即景斌诗。

  儿童模秋,垒瓦塔,烧瓦子灯,舞草龙,或者用预制的灯相约举办提灯会。

  在街市兜售月光书、兔儿爷及各种中秋应时图画。

  娱乐场所演唱唐明皇游月宫等中秋故事。

  夜深月团时,开始焚烧斗香、月光纸,撤除供品,解散集会,各自回家。

  宜行嫁姿。

  此日前后,如有多日炎热如同酷署,称为桂花蒸。

中秋

  八月十五处于三秋之中,故而叫作中秋,又称作月夕。因处于八月之中,江南俗称为八月半。我国的岁时令节,要数中秋产生最晚。唐代以前,民间还投有中

  秋,因此,晋人宗擦《荆楚岁时记》中只记载八月十四日做眼明囊,对十五日则没有记录。唐代各类书籍中详尽地记载了四季十二月令节,也唯独没有谈到中秋

  然而明月圆满,秋色平分,桂子飘香,天气乍凉未寒,此情此景,终究令人流连不舍。自从晋代袁宏泛诸之游、庚亮登楼之乐,赏月之风,文人雅士.首先倡导。后世于是竞相追随效仿,相沿成例。

  故而唐代欧阳詹《玩月诗序》有记:“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又道:“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入,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署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墩不流,大空悠悠,蝉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人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

食芋头

  芋是菜类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形圆而大的,称之为芋头。熟食甘滑利胎,可以补虚润肤;冷吃能解渴疗热,除烦,通肠闭结。农历八月方始上市。

  熟食芋头的方法,可将芋头连皮投人水中,放少许盐煮;或者剥去皮。和糖一起在水中煮,使之颜色变红,味道颇为甜美。采收后,常在阳光下曝晒,不让芋受一点寒气,可以久藏过冬。

  每到中秋,市上常设有摊位,煮熟芋头零售。那种甜芋,一般称作糖烧芋芳。南方各省,中秋一般都吃熟芋,称之为鬼剥皮、剥疵嫩儿等,名称不一。武进一带,在此日早晨,家家皆食糖芋头,离意从此生活甜蜜圆满。

玩月

  佳肴美酒,足以助赏月之兴。因此在中秋晚上,家家必设宴欢聚。即使贫寒之家,没钱办置酒宴的,也一定添菜加碗,以酬令节。这样的风俗在唐朝时就已经有了开端。刘禹锡有诗道:“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城邀好客,里酒赏中秋。”《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备文酒之宴,与禁中值宿诸学士玩月。饮酒赋诗。北宋在此日,三公以下,都要向皇上进献千秋镜以及承露盘,以表达祝福。而宋时东京民间,设宴赏玩中秋的风俗,更是盛极一时。《东京梦华录》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莫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竿之声.宛若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骄阂,至于通晓。”

  据《膳夫录》载,节中还有一种特制的菜肴,叫作中秋玩月羹,家家食用。燕京一带称此日酒宴为团圆酒,现在一般通称为吃八月半酒、吃中秋酒、守月华、圆月等各种名称。

赏桂

  桂花就是木犀,又叫岩桂,是常绿亚乔木。秋天叶腋丛生小花,花冠下部联合雄蕊两枚,能散发特殊的芳香。颜色有黄、白及黄红色数种。黄色的桂花叫金桂,白色的叫银桂,黄而红色的俗称丹桂,一般都在农历八月方始盛放。明代程羽文《百花历》称:“八月,桂香飘。”民间多有赏桂、折桂的活动,和玩月同为中秋的风雅之事。宋代的张约斋《赏心乐事》载:“八月湖山寻桂,众妙峰山木犀,绮互亭千叶木犀,群仙绘幅楼观月及桂隐攀桂。”

  云南八月,有桂花市。四川新都有桂湖,湖畔的桂花丛多达二百余株,绵延一里多地,是数百年前种植之物,中秋前后,香达数里之外,游者如织,以至塞途。北京宝藏寺的桂花.很是著名。南昌则有青云谱,中秋赏桂,遐迩闻名。江苏常州此日有游览般舟亭、吃熟菱、看桂花的说法。

  吴地风俗最为盛大。以往去虎丘看桂花,倾城出动,犹如端午竞渡之时。我国民间,因有桂子兰孙之说,故凡是庭院大多栽植桂树。

斋月

  古人以月为阴之象,与日相对,日称太阳,故而称月为太阴,道家尊之为太阴星主。相传中秋之夜,太阳火熄而生太阴,为月生日。俗称月姐为女神,又叫嫦娥。历代诗人,都将嫦娥喻作美人。大概十五之夜,月悬中天,看到它光明皎洁,于是产生这种神秘的想象。

  祀月,多为女子来做,男子则不参与。间或有男子拜月,也必是由女子拈香先拜,男子后拜。因为女子属阴,所以祭拜在先。斋月的供品,除了月饼之外,都属于秋天成熟的果品。菱、藕、瓜、芡之类,各地都有出产,而且价钱便宜,宜于购买。月饼必是整圆,瓜都剖开,瓣如莲花。祭拜完毕后按例应将供品给家人分食。

  月至中宵,方始圆满明朗,宛如银镜,因而中秋裔月,有到夜半或至黎明的,目的无非在尽兴而已。

张灯

  古人称中秋之月为端正月。元代张雨《八月十五夜待月》诗写道:“秋已平分催节序,月还端正照山河。”古人为点缀此光明之夜,一般也祟尚张灯。灯光月色,交相辉映,倍增佳趣。南宋时,临安一带还盛行放水灯。《武林旧事》中记载,此夜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于水面,灿若繁星,极为壮观。

  后世各地街市也多悬灯,以助月色之明,并借此庆贺中秋。江西新城从十一日夜起,便悬挂通草灯,街市之上,鼓乐喧天,直至十七日方始停止。福建龙岩地区,中秋要举行赏月会,各乡迎接土神,做偶人灯,列队而行。虽然没有元宵节那样的狮鬼之戏,然而许多偶人灯的唱演嬉闹,却更加精彩。广东张灯的场面最为盛大,各家在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制灯笼,做成果品、鸟兽、鱼虫形状以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面粘糊彩纸,画上各种颜色图案。此晚在灯内点燃蜡烛,用绳子系在竹竿之上,高挂在瓦檐旁或者露台上;或者用小灯多盏,砌成文字形状或种种特殊形状,张挂在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泛舟

  中秋赏月,除了楼台可供凭眺,人们乐于登临之外,凡是紧临江河的地方,也有泛舟夜游、望月看潮的活动。南国水乡,水道交错,中秋月夜,喜欢玩乐的往往雇坐灯船.玉箫金管,引吭清歌,欢乐达旦。

走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夜晚,女子多盛装出游,如同正月十六月夜一样,或者探亲访友,或者悠然漫步。湖北俗称之为踏月,河南俗称之为走月,吴地人们则叫作走月亮,似乎还存有古人玩月退兴的余绪。

  桂花香气浓烈,能辟臭解郁,女子夜游时,答插一两枝,顿时衣袂生香,更具风韵。

模秋

  这晚儿童执火炬,成群结队到田野里摘取果、豆等物,相互认识辨别,称之为模秋。

垒瓦塔

  堆积瓦砾堆,成为浮屠形状,高约一丈,到处以灯点缀。将灯点燃后,瓦塔玲珑,光辉四射。中秋夜月出时,摆设供品,孩子针门绕塔嬉戏,称之为垒瓦塔。

  如在旷野,则检拾砖瓦.砌成一圆塔形,上小下大,中间全空,而且多孔。黄昏时分,在明月之下,将木柴放进塔内点燃,等瓦片变红,再泼以油,火上加油,

  霎时四野焰火熊熊,亮如白昼。儿童坐在塔前赏月,并做各种游戏,事后方将火泼熄,称之为烧瓦子灯。

舞草龙

  用田中稻草扎成龙形,糊上彩纸。晚上在龙身插香,游行于街市。大的多达十余人共舞,小的一个人独舞,伴以锣鼓,称之为舞草龙。

提灯会

  提灯会,邀友约伴,沿街游行歌唱。所提之灯,有素雅馨香的茉莉灯、鲜艳明亮的袖灯等,前者以香取胜,后者则以颜色取胜,都寓意光明,足以与天上月亮争辉。

售月光书

  月光书,原来就是木鱼书,是粤曲中的一种,纯用粤语进行弹唱,种类很多.如《客途秋恨》《三娘教子》(蒙正拜灶)等。在中秋之夜兜售的,就叫月光书,广州各地都十分盛行。每当明月东升,卖者聚集在街道,高呼“月光点”,连续不止。因为广东人忌讳说输,“书”与“输”同音,所以必须避讳。妇孺都争相购买。

买兔儿爷

  相传月中有玉兔捣药,因此月亮也被称作玉兔。北方中秋,市面上都会出售兔儿爷。兔儿爷用泥在模具中制成,也有布扎或者纸绘的,人身兔首,衣冠被施以彩色,或坐或立,或者捣柞,或者骑兽,或甲宵披挂而带族旗。价格昂贵的兔儿爷,可值万钱,小孩子买回去,用香花、饼果供养起来。

  有一种兔儿爷,腔内中空,安上可以活动的唇,中间系线,在下面扯线,则唇即乱捣,俗名刮打嘴兔儿爷。《京都风俗志》中载:“日间市中,以土塑兔儿像,有顶盔束甲如将军者,有短衫担物如小贩者,有立起舞如饮酒燕乐者,大至数尺,小不及寸。名目形像,指不胜数。与彩画土质人马之类.罗列高架而卖之,以娱小儿,号为兔儿爷。”可知兔儿爷是儿童中秋时的恩宠之物。清代道光年间《都门杂咏·中秋》中有:“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摆兔儿山。”

行嫁娶

  天上月圆,人间佳偶团聚,尘世幸福,无过于此。此日行嫁娶,便可离人月双圆、光明纯洁之意。

桂花蒸

  中秋前后,常有数日炎热,令人难以忍耐,浙西称之为桂花蒸,吴地俗称木犀蒸。《清嘉录》中一般称岩桂为木犀,有早晚两种,在秋分时节开花的,叫早桂;寒露时节开花的,叫晚桂。这种花将要开花的时候,一定有数日酷热如炎暑。称之为“木犀蒸”,是说暑热蒸郁而木犀方始开花的意思,如同七月的秋老虎、十月的小阳春,都是形容当时气候的谚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八月十五  八月  八月词条  八月十五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