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烧白柴节

傣族烧白柴节

  每年傣历三月十五日(农历大寒前后),德宏傣族地区的有些村寨要举行这回的一白南柴传扛上至座佛部寺佛晒教干节备日用。节前,信众中的青年男女同到山中砍白柴,而后由男信徒用白柴,把砍扎成高4~7米的“亚”安形底座的亭式建筑。顶层置油布条、刨花等易燃物。柴亭中悬挂鞭炮。有的亭顶还悬吊着竹木雕品,有竹花、琴、刀、驽、剑等。晚九时许,柴亭下已是香烟袅袅、烛光闪烁,一些老年信徒跪拜在柴亭四周,轻声诵经祷告,其后是围观的村民。僧侣被布奘(负责僧侣的日常生活和召集信徒的人)和寨老簇拥着来到柴亭前,由僧侣诵《苏旦》中的“苤写”章节,其大意是赞颂佛祖伟大至上,向佛祖乞求保佑,消灾免难,赐福于民。诵经约半小时。

  诵毕,一位长老手持长竹竿点燃柴亭顶部的易燃物,顿时鞭炮炸响,火星飞扬,烈焰冲天,孩子们在“火塔”下争抢着从亭顶掉下来的吉祥物———各种工艺品。一小时后,柴亭化为灰烬,人们纷纷散去。第二天晚上,各家都带上紫糯米稀饭,作为供品送到佛寺。据说,紫糯米粥象征白象的心肝。

  烧白柴节的来历,据傣文《赕佛经》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心地善良的夫妇。丈夫叫占罗,妻子叫婆帕。夫妻俩每天赶着牛车到城里经商,途中总是遇到露宿在树下的三个僧人。这三个僧人吃的是红薯、芋头和果子,日复一日,孜孜不倦地传教。冬天,三位僧人仍然露宿在挂满露珠的树下,他们经常被冻得不能去寻找食物。一天,商人备好牛车,车上装满各种货物和食物,叫上妻子,离开了家,翻山越岭向城里走去。来到树下,看见这三位身穿袈裟、手持念珠的僧人已冻僵在树下。僧人们见到夫妻俩,便开口对妇人说:‘你快去找些干柴来吧!’妇人迅速到树林找来一大担干柴,并马上燃起了一堆熊熊的烈火。温暖的火驱走了寒冷和死神,三人的身体终于能活动了。他俩不停地往火里添柴棒,渐渐地三位僧人感到饿了,夫妇俩又真诚地煮了一锅稀饭,敬献给他们吃。过后,三位僧人为夫妇俩念经,祝愿生火煮稀饭的功德将伴随他俩九生九世。”从此,人们就把烧白柴当作一种布施而继承下来了,大家同样希望得到佛祖的保佑。

德昂族烧白柴节

  烧白柴,德昂族称为“孔通”“咩崩”。每年傣历三月十四、十五日,即农历腊月十四、十五举行。相传,很久以前,气候忽冷忽热旱涝不均,天气变化无常,使人类和生物无法生存和繁殖。为了调节大自然气候,地神“坤匹”和天神“坤尚”争得不可开交。两人为此决定比赛打赌,并约定谁输了就被对方砍下4个人头。3年的实践证明地神“坤匹”是正确的,即一年要有12个月,并且要分大月和小月;一年还要有4个季度和24节气。只有这样时间才能轮回,庄稼才能长得好。最后,天神“坤尚”手下被杀4个人,可4个人的头被砍下后,人却活着,成了无头人,天天哀求天神“坤尚”还他们的人头。此事被天皇“坤斯俊”知道了,便对地神和天神说,你们都是为了人间的生物而来调节气候的,何必赌咒到杀头害命的地步。天皇便决定用牛、羊、象、狮4种动物的头把他们救活。可4种动物的骨头天天被太阳暴晒,昼夜哭叫呐喊。天皇很可怜它们,认为它们是为人类的生存而死的。

  应当把它们送上天宫,让它们修炼脱胎。于是,天皇在腊月十四那天把它们的骨头架起来烧了。让它们的灵魂随着火焰升上天宫,十五日早上又祭奠它们的骨灰,以解脱人类的罪孽。为了纪念被杀的牛、羊、象、狮4种动物,德昂族人便把每年的腊月十四、十五定为“咩崩节”,即烧白柴节。由于后来没有这4种动物的骨头,人们就用剥皮后呈白杆的酸枝树、野蒿树代替它们的骨头来烧,祭奠它们的灵魂。

  烧白柴之前,每户人家必须砍伐数棵酸枝树,刮去皮,呈现出白杆晒干后备用,举行活动的当天,在村外广场或大青树旁搭成一座白杆宝塔,塔高五六米,塔座长宽各两米左右,塔心塞入干稻草,塔尖是精美的竹编制品。

  傍晚时分,全寨男女老幼聚集在白柴周围,敲锣跳舞,由佛爷或安长诵经带领大家祈祷。念经完毕,由安长或老人用一根长杆火把,先将塔尖点着,之后点然白杆宝塔,男青年敲象脚鼓、锣庆贺。佛爷念经后,由一位年长者敲着木鱼送返寺院,男女青年则一直等到白柴烧尽才回家。

  除了流传的故事,接受佛教教育的德昂族也普遍相信这是当时天气严寒,怕佛祖受冻,需烧白柴给佛祖驱赶寒意,德昂族有一句俗语:“墨卡路非,嘿买鲁南木。”(意为:冷天给佛烤火,热天给佛沐浴)十五日早上,负责管理寺院的老人,要拾一些烧过的柴炭,放于土罐内,供于大殿神坛上,表示给佛祖烤火。

  在多年的劳动生活中,德昂族人意识到烧白柴后天气会逐渐转暖,这是一个融合了佛教节日与节令更替的活动。

阿昌族烧白柴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阿昌族的人们会在每年农历十二月的时候,各佛寺所属的民众,晚上在佛寺附近,将木质成白色的木柴堆成“井”字形,燃起熊熊大火,和佛像一起烤火取暖,求佛保佑。

  有钱人家穿红戴绿,在灶锅里煮了肉、鱼、蛋、乳各种喷香的食品,狼吞虎咽一顿之后,滚上了龙床凤榻,做起美梦来。有个穷人,名叫腊福,他家不但买不起佳肴美酒,连当天吃的米都没有,眼巴巴地看着有钱人家花天酒地,一时兴起,抱来一堆柴架在火塘上,烧起熊熊大火。口里骂道:“有钱人家年三十晚吃酒肉,我们穷人烤一阵大火也暖和嘛!”

  大约到了半夜时分,堂屋中央突然叭地响了一声,一家人闻声一看,只见一节碧绿的树枝无缘无故地掉在地上。腊福望着天好生奇怪,心想:“老天爷不扔下金,不扔下银,不扔下谷米,怎么扔下一节绿树枝?树枝也要嘛!”他索性拣起树枝丢进了空米囤。说也奇怪,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空米囤里盛满了一囤溜尖的大白米,一家人高兴得了不得。

  第二天,这事在村里传开了,人人都来看腊福家满囤的大白米。从此以后,大家每到夏历大年三十晚上,就学着腊福家,烧着大火围坐在火塘四周,一直烤火到深夜。这就形成了“三十晚上烤大火”的传统习俗,现在阿昌族人把它叫做“守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烧白柴节  烧白柴节词条  
茶文化绿茶

 绿茶抗动脉粥样硬化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在绿茶中发现的分子可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常见原因。  绿茶中的某种化合物可能具有许多健康益处。动脉粥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