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虽然不是新加坡法定节假日,但节日氛围非常浓厚。每年中秋临近,牛车水、新加坡河畔及裕华园等地便张灯结彩,入夜之后,大街小巷灯火辉煌,五颜六色的灯笼挂满都市,缤纷绚丽的烟火照彻夜空。热闹非凡的游园灯会、精彩纷呈的舞台表演、精致美味的各式美食,使得新加坡的中秋盛会就像这座花园城市一样美丽非凡,令人流连忘返。
历史传承
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值秋季三月之中期,因而被称为中秋。这一天正值满月,且秋高气爽,月色分外皎洁,是为“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国古代以月圆作为美满、团圆的象征,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早在周代就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唐代称中秋节为“端正月”。
而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在北宋时期,当时已经有了赏月、看灯、吃月饼等固定习俗。明清时期,中秋与春节、端午并称为华人三大传统节日。华人远渡重洋,把中秋节的传说与风俗带到世界各地,并在延续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新添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节庆文化。在新加坡,随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交融并汇,中秋节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独特节庆氛围,既是亲朋好友欢聚团圆的佳节,又是职场和商界联络感情的良机,受到新加坡各族、各界人民的普遍欢迎。除游赏中秋灯会,一些非华人族群也会像华人一样互赠月饼表达祝福。
中秋习俗
寓意美好的多彩月饼
最能反映中国民谚“民以食为天”的现象,就是不同的节日有着各自的节令食品。中秋吃月饼,与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一样,是华人的传统习俗,有着各自的由来和寓意。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历史上首次中秋吃月饼发生在中国古代唐朝,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回朝时正值八月十五日,吐鲁番商人献饼祝捷,唐高祖李渊见饼如圆月,遂接饼笑指天上满月:“应将胡饼邀蟾蜍”,并将饼分与群臣共享,成为中秋吃圆饼的肇始。
宋朝皇家把中秋节吃的圆饼称作“宫饼”,民间俗称“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蒸作从食》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中秋吃月饼已成为民间风俗。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中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清时期,月饼上已经出现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的图案。清朝富察敦崇著有《燕京岁时记月饼》:“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餘,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到近代,不仅出现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还发展出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中秋节阖家分吃月饼和亲友互送月饼也已成为华人重要的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加坡传统的月饼和中国月饼差不多,但随着节会文化的商业化,月饼也迎合当地民众口味而推陈出新。现在新加坡市面上最流行的月饼饼皮是彩色的,不同的颜色代表馅料的不同,例如绿色的月饼是抹茶馅,粉色的是芋头馅,黄色的则多是榴莲馅,褐色的自然就是巧克力馅。牛车水的商场里随处可见花样繁多、美味可口的月饼。新加坡不少中式餐厅、糕点店和酒店都有月饼出售,一些比较知名的店铺如莱佛士酒店(RafflesHotel)、牛车水硕莪街的大中国饼店(ChopTaiChongKok)以及摩士街(MosqueStreet)的大东饼店(TaiThongCakeShop)制作的月饼都广受追捧。位于乌节路上的新加坡最大购物中心义安城是月饼口味最齐全的地方,既有莲蓉、豆沙和蛋黄等传统风味,也有冰淇淋、巧克力、咖啡、绿茶和燕窝等新口味的月饼,最具南洋特色的榴莲月饼更是游客和榴莲爱好者必购的中秋美食。
新加坡华人视中秋节为重要节日,要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亲朋好友或者商业合作伙伴会借中秋节庆之际相互馈赠月饼,表达感恩之情和美好祝愿。同事之间也常常互赠月饼,不过通常都是包装精美的一枚月饼,甚至是自制的月饼。礼虽轻情却重,体现新加坡人质朴友善的国民性格。
五彩缤纷的主题灯会
除赏月与品尝月饼外,逛灯会是新加坡中秋另一个主要习俗。 “滨海花月庆中秋” 是新加坡庆祝华人中秋节诸多灯会中规模最大的一项,原名 “月圆河畔庆中秋” ,从2007年首办至今,已举办六届。每届均邀请中国的省、市或地区作为主宾参加,借此增进新加坡人对华人文化和传统的了解,也促进中国各界对新加坡的文化、卫生、旅游、商贸等各方面情况了解,将文化交流、招商引资、旅游推介等内容有机结合,促进中新两国开展更深层次、更多层面的交流。活动由《联合早报》 、 《联合晚报》 、 《新明日报》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中区社理会、新加坡旅游局以及新加坡社会发展、青年和体育部联办,时间约为十至十五天,全程免费入场。2013年以前是在热闹但相对拥挤的新加坡中心商务区举办,彩灯组主要设置在新加坡河畔克拉码头和芳林公园。为了给灯会提供更大的展示空间, 2013年改到相对开阔的滨海湾花园举行,并开展更多参与性的互动活动,如猜灯谜、制作灯笼比赛、象棋表演赛、摄影比赛、健身挑战等,此外中国主宾也献演精彩纷呈的特色节目。开幕式的背景、歌舞表演的舞台场景、新加坡河畔的灯饰、活动场所里的工艺品和地方小吃展销现场等等,处处采用中国主宾省市的特色文化因素,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让新加坡普通大众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到中国各地的文化风情。
除 “滨海花月庆中秋” 主题灯会外,在新加坡颇具中国古代园林风韵的裕华园,也会举办规模宏大的中秋彩灯会。随着文化交流和互动加深,近年展出彩灯既有北京天坛和巨龙样式的大型灯饰,也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迪斯尼卡通人物灯饰,造型丰富,取材多样,吸引了不同族群和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主办方还会举办一些别有创意的小活动来赋予这个节日特别含义,比如有的地方出售两元钱一盏的 “爱心许愿灯” ,可以挂在河畔的绳索上祈愿祝福,售卖所得则捐给福利组织。
在新加坡华人聚居地牛车水,每年中秋都会组织舞龙舞狮表演、放河灯、踩高跷、彩灯展示等活动,节日气氛非常浓厚。其它许多社团、公会、善堂、寺庙等,也都纷纷加入庆祝中秋的行列。洛阳大伯公宫就曾举办过盛大的万人中秋晚会,众多信男善女和各族人士踊跃参与,盛况空前,共派送了数万个灯笼、数万个月饼,华人与非华族的来宾一起分享美味的中秋节庆食品,共同许下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新加坡各族和谐融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