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花灯节习俗,广泛流传于高明区各镇街,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以西安镇范洲村的灯节最有特色。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范洲村人罗黄裳高中进士,官至贵州省按察副使,其才学深得嘉靖皇帝赏识,特准御赐范洲村制作“黄龙吐珠灯”以示嘉奖。按皇帝旨,黄龙吐珠灯取样于江西,用竹篾和彩纸扎制。以16个正方梯形、24个长方梯形、8个三尖角梯形图案组合成24个凹凸均匀的金钱形状,整灯3. 6米高、3. 6米宽,形似龙珠的大圆形灯,每个金钱正中的凸出部分,用通花剪纸图案装饰,内燃油盏,据范洲村村民回忆,过去的黄龙吐珠灯是走马灯,用油灯的光与空气的作用推动“走马”,光芒四射,富丽堂煌,十分壮观。自此,西安镇范洲村每年制作一个大型黄龙吐珠灯。更楼镇泽河村制作的是俗称“三十四面睇(整灯有34个剖面,组合成多个立体八角形)的大型八角灯,灯形别致。灯面用木刻印画装饰,装饰画内容多是“八仙过海”、“八仙贺寿”等如意吉祥故事,别具特色。每年正月,悬挂于祠堂正中央,村民称为祠堂大花灯。各家则自制或到圩市选购细花灯回家悬挂。
高明花灯节习俗的主要活动有:
上灯
正月初二开年后,便开始有新灯上市,花灯制作艺人在各圩市摆卖各式花灯,各家有男丁的村民都选购自己喜爱的花灯,回家挂在厅堂,名曰“上灯”。
接灯
正月十三日,西安镇范洲村各家男性村民,手捧油盏到“三珍堂”大庙从黄龙吐珠灯内取灯火,回家点燃自家的花灯。名曰“接灯”(接受黄帝恩赐之意),又称“起灯”、“抱灯”或“攞灯”( “攞”,“拿”或“要”之意) 。其他各镇又称为开灯或庆灯。更合镇花灯节习俗,头年生子的人家,都要以孩子出生日期按先后,从年初二起便到祠堂挂灯,最早出生的称“头灯”,其余称“轮灯”。如遇男丁出生多,到正月十五仍未轮得上挂灯的,则集中正月十五一齐在祠堂挂灯。开灯仪式各村略有不同。更合镇的灯节风俗是由外公送灯到外孙家,送灯又俗称“担灯”。如外公已仙逝或其他原因不能送灯,则由舅舅担灯,有男女结合,香灯延续之意,含意深刻。各家在祠堂挂的花灯点燃至正月十五。
更合镇平塘村东坊的“开丁”习俗,凡村里有人家生小孩,就在第二年的正月初四举行“开丁”仪式。如果是“头丁”(第一个孩子),要在本村罗氏宗祠举行隆重的“开丁”礼,当天,平塘村东坊热闹非凡,一大早,“头丁”的至亲就动手准备早晚两餐“开丁”宴的鸡、鹅、鸭、青菜,亲戚朋友前来祝贺。中午安排本地浓浓特色的濑粉宴,晚上则全村男女老少齐聚祠堂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饭后烧烟花放炮竹,尽兴而归。过去旧俗,只有生男孩才举行“开丁”仪式。现代提倡男女平等,移风易俗,凡上一年第一个出生的女孩子也照样在祠堂“开丁”。
开丁习俗已流传了一百多年。建国后,虽曾停办了20多年,但改革开放后又恢复并更有新意。村民们说: “开丁”风俗不但使春节过年更加热闹,而且使村民更加和睦相处,有助于树立文明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
出灯
正月十五行神出灯,花灯节达到高潮,以范洲村最为隆重。当天,村民从三珍堂大庙请出北帝神舆沿村出游,高脚仪仗牌开路,醒狮随后,打响大锣十三响(明制规定,有功名的村才可以打大锣十三响),此外,还有烧炮等活动。更合镇一带,正月十五那天,男童们都到祠堂剥花灯的装饰画(俗称公仔纸),回家贴在灶头、橱柜,以图吉利。
散灯
正月十六日,祠堂和家中悬挂的花灯送到村口的土地社坛或榕树头悬挂,一年之始的花灯节完满结束。
高明元宵花灯节,是广大人民群众表达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热爱生命、和谐欢乐的朴素形式。花灯节在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已成为广大高明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盛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同时,高明的花灯制作形式独特,西安范洲村的黄龙吐珠灯,更楼镇泽河村的八角灯,明城镇龚村的剪花灯,都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花灯节作为民间吉祥的习俗已延续数百年,是旧社会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古老遗风寄托着根土情怀。在群众的意识上,对此俗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曾有佛山人翰林江孔殷,得了小儿子时照例挂灯、摆灯酒,但他竟在家门贴上这样一副对联∶上联: “儿债似高山,愧老夫半百有多,发财未必。重怕添丁。问几时丢下担杆,只管见个做个。”下联:“朋情如水淡,论知交何止万千,谅力而为,不忘知己。借此地摆餐谢酒,无非人云亦云。”可见,连这位功名显达的翰林,亦有感于多子多累而抒发的矛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