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茶若君子散文集甘当领袖守陵人

在我们那班高中毕业的同学中,大家一致公认王善德混得最好,当个不担多少担子的馆长、做个不费多大力气的处级干部,工资高,待遇也不错,真是“呆人有呆福”。年事与身份都高了,他却没那么张狂,大嘴裂得跟荷花一样,貌似谦虚地说:“我哪是什么领导?就是一个革命领袖守灵人。”

俗话说,“大个子不呆是个宝”,他至今还乐于称呼自己是“王大呆子”,那是因为他憨直、因为他厚道、因为他善良,名如其人嘛。在我们那时,哪家不是四五个子女?只有他独龙过江,十分娇惯,上小学三年纪还要父母背着上学。但,中学能考进我们重点班也不是凡人,不是最冒尖,也不是最差,从不见他用功,也从不见他挂红灯,似乎总在玩,总见他听人家高谈阔论,总是笑得没心没肺的。有时候,还充当恋人中的电灯泡,让他到别处玩去,他还傻傻地仰着脸:“没地方好玩,我就要跟你们玩!”让当事人哭笑不得。我那时候当班干,接受任务动员他靠拢组织,写入团申请书,他大嘴一裂:“我这个样子你们还能要我入团?”说完居然跑了,可能,那就是他呆名的由来吧。

高中毕业后,他却离群索居了,偶尔在街头巷尾遇见,他都目不斜视,只有镜片闪出两个高光点,不知是真没看见还是眼睛长到天上去了。再以后,就见他名字出现在媒体上,就见他高大的个子出现在荧屏上,谁也没弄清楚他当的什么官。

四十年一次的同学会将他与大家拉近了,才发现他依然那么随和乐观,一点没有庸官目中无人的臭架子,同学一喊,他千方百计应声而来,与哪个都说得来,对那些普通工人同学更亲切。人际关系好,大约也是他步步高升的绝窍吧。其实不,在官场上他可是有名的坏脾气,敢为百姓讲话,在两个地方长期工作都是副职,单枪匹马主持工作多年也难磨正。

与同学关系好,却是他读书就业顺利的保证。原来,高中毕业后他上的一师班,1966年毕业。哪个不想留在芜湖市工作?他父母都是普通市民,没有后台,留市更难。没想到,全班同学一致同意他留市里,说他是独子,父母年纪大了,应该留在芜湖,而且还主动到教育局反映,说王善德应该分配到当时最好的新芜路小学去。

他心里那个感动啊,不是眼镜遮着,泪水一定喷涌而出了。其实,大家都说,他与父母不一定是亲生骨肉。稍微懂事他也怀疑过:一方面他们年纪大很多,另方面,善德没有他们的一点遗传基因,左邻右舍都说他是抱养来的孩子但他从没打听过什么,甚至不问父母。他想,即使不是亲骨肉,养父母也同样恩重如山。因此,他感恩并竭力回报。

后来调动到8中,教中学的日子还不长,首届工农兵大学生开始推荐,教育系统只有两个名额,各校老师眼睛望得几乎出血。他闹着玩似地,顺口喊了一句:“我也想上大学!”有当无,没找校领导也没跑教育局,偏偏稀里糊涂成为其中的二分之一,莫名其妙就上了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

那时文革还没结束,同学们不是忙于“斗私批修”,就是忙于搞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他觉得没意思,只是看他自己的书。于是有同学说他孬,不关心国家大事。他却说同学上窜下跳,不务正业。一天兴致上来,顺口作了首打油诗:“赭山下面一群猴,上起课来翻跟头。要学当年孙大圣,大闹天宫主任愁。”同学起哄传开来,校革委会主任得知大发雷霆:这学生得了?!居然批评我们没好好上课,他还想造反让我发愁?立即组织大会批判,要他当众检查。还是政治教师说他年幼无知,把毛主席诗词“今日欢呼孙大圣”用得不是地方,才使他免于开除团籍处分。那时他胆小,放暑假不敢玩,出主意与几个闹事同学商量,主动到光华玻璃厂劳动改造。热得要死,累得要命,暑假结束厂方给个证明,说他们劳动好,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表现不错,开学回校才心安理得。

没想到这又是“歪打正着”,毕业时,老干部看他学习成绩不错,文革中又没参与“造反”,都想让他直接进革委会,但军代表要他到基层锻炼,他二话不说就去了四褐山区。后来老领导怪他:“你怎么忙着去报到了?我们正在给你想办法留市革委会。”王善德只是憨憨一笑:“我不能让你们为难。”

在四褐山区革委会当秘书时,离家很远,每天在公共汽车上的时间就有两三个小时。但他为人老实,工作认真,文字功夫也不错,当时机关干部中有点名气的大王小王,小王指的就是他,能干且愿意出力,吃得苦受得累,为公家不为小家。女儿才56天他照样出差,为赶材料几天几夜不睡觉,眼睛红肿得像桃子一样,他依然任劳任怨。

这样的干部入党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入党第二天,就让他主持党的会议,组织上真是放手培养他。文革结束后,有几个省领导了解他,知道他,要进一步培养他,建议他去北京上党校,同事都说是好机会,可以鲤鱼跳龙门了。他却不为所动,认为父母年事已高,尽孝为大,自己好好工作就行了,何必去镀金?

没去北京学习,机会却接踵而至:由于他大学学的是外语,工作表现也好,成立外事办后调了他来,先是当秘书,后当接待科长,为建几个友好城市,费劲心机。访日时不卑不亢,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提出“中日友好要从娃娃们抓起”上了日本电视和报纸。没想到外办第一次职称考试他傻眼了,考英语他不怕,那是大学专业,考第二外语日语,他一个字母也不认识。“我好歹还是大学外语系毕业的,不能打退堂鼓啊”,他给自己鼓劲,半个月起早摸黑,捧着书死记硬背,考试居然第二个交卷,还得了84分。开始有人怀疑他作弊,后来知道他强记能力惊人,给他取个外号叫“王电脑”。

当芜湖要组建旅游局时,又调他去筹建并主持工作。领导都认为:“王善德是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既然搞旅游,首先要对当地的旅游资源及人文历史了解,于是参与编写了《中国长江风光赏析大辞典》。他是发起人之一,被定为编撰委员会副主任,可是后来发现他只是副职,不够县级干部资格,只能是委员,工作照样做,安徽、江西两省由他统稿,资料还特别丰富。

他多次呼吁长街改造,保留科学图书社、城隍庙等名胜古迹,而且搞了总体发展规划,请专家论证,可惜长街还是没保留住,使他郁闷了一段时间,只有在业务上加强学习了。考高级导游时,他每天晚上看书看到一两点钟,结果一举成功,不仅成为芜湖当时唯一考中的,在全国范围内,至今特才有500多个高级导游。

发现自己居然是个考才,他又犯傻了,自己去考了天津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这回可是白费力气,领导认为他已经有高级职称了,还是个副研究员,不同意他再读什么研究生。不同意就不去就是了,他继续工作,一干就是七年。

他这个人就是傻,与下面关系处理得不错,一点架子也没有,连司机也可以骂他笨,直到现在,他当年部下还经常找他。到纪念馆工作后多少人劝他要注意形象,起码把头发染一下,他不愿意,说:“一张老脸,头发染黑有什么用?我就要以本来面目示人,不染。”家里的房子只有77平方米,几十年如一日住着没挪窝,吃着别人的乔迁喜酒常犯糊涂:“他们又不比我工资高,哪来那么些钱买那么大的房子?”他收入也不低了,钱哪里去了,他说“要钱不要人,要人不要钱”,直白点就是说,钱是用来交结朋友的。他到别人家去,看见景况不如自己的,都不要别人掏烟泡茶。

有车的时候,妻子就在他上班的路途中,他可从来不捎带一下。外面吃饭的机会多,他也不带妻儿老小。但是有舞会等活动,他是非带妻子不可——便于成双入队呀,监督自己不出轨,也让同事们不自在,但他就是屡教不改。在生活上不谋私利,在工作中却固执己见认死理,不唯上,不唯书,牛脾气犯了,敢顶撞领导、敢斥责权贵,有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为下属,有时忍气吞声,赤膊上阵据理力争……为这些不可能不影响仕途。但是,他控制不住,觉得人不能压抑自己天性,不能委屈自己的情绪,只是找个理由释放出来而已。但是,尽管与过去的领导产生过非常严重的矛盾,当对方因犯过错受到处分时,别人都认为他应该出口气了,他却说:“我不高兴,我为他惋惜,也为组织上疏于管理郁闷。如早点对他提醒挽救,他不可能走这么远……”因此同事们都说:王善德,厚道啊!

再一次调动性质全变了,让他主持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他依然是副职,王善德呆性不改,既不跑官也不讲价钱,总在想,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气馁,是人生比较高的境界,只要做一些事情就对得起人了。

他可算是旅游专家了,却放弃自己的专长另起炉灶,开始有点恼火,认为失意了。后来一想,是黄金哪里都发光。没几天气消了:失意不失志,研究党史,真是学习的好机会哩。每天看书的时间多了,接触老领导时间多了,给自己补上一课吧。走近他们,少了光环,却多了一份亲切,就像长辈一般,他们丰富的阅历,正是自己人生的欠缺,吸收他们的能力,借鉴他们的言行,设想他们是怎么能工作怎么处理问题的,悟出经验来给自己充电!

他安心工作了,梳理现有记录,挖掘芜湖党史材料时,发现有家乡的不少革命先辈,王善德与过去的工作结合,想用现实的东西发挥党史作用,把芜湖的资源利用起来,于是编辑出版了《芜湖党史大事记》、《战斗在沿江地区》等史料。其间看到,作为中国共产党要纪念的38个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有革命领袖王稼祥,早年读书及革命活动都是在圣雅阁学堂(今芜湖十一中)开展的,但王稼祥纪念馆场地小,没有大门对外开放,根据大形势,需要对青少年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这是很好的载体。

老馆长带他去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家里,老人已经耄耊之年,却依然睿智贤达,很看重这新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提供了王稼祥很多新的资料,增加了王善德的深度了解,以后两代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引起他崇高的敬意。每年节日都去北京陪她看她。

王善德看见,原来王稼祥纪念馆不能反映其斗争的一生,便想扩大规模,建设成红色旅游胜地,征得了领导们的同意。2006年,中央投资了1930万改造建设资金,他和同志们费尽心机收集资料、布置展览。当年8月,在王稼祥诞生100周年的日子里正式开馆了,被纳入国家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点之一、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还被评为4A级景区,不仅给芜湖乃至安徽人民提供了精神财富,也给国家开创了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而今,这里接待了数万全国各地来瞻仰的人,连给政治局讲课的专家也评价:“在全国人物纪念馆的布展中是比较超前的”。2007年王善德被评为全国红色十大旅游人物,全省党史先进工作者。

2006年,他正式接任王稼祥纪念馆馆长,他深入研究后决定,当好馆长,不仅要管理好纪念馆,更要研究人物,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情操,这样人物才有生命力,纪念馆才有后劲,当官一场,能留下历史资料,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主持王稼祥纪念馆工作后,他与老一辈革命家接触多了,认识许多开国元勋.将帅家属及子女,有的把他当晚辈,有的把他当哥们。有人说他攀上高枝了,他却只是笑笑,因为从来没想到要找谁给自己谋利益,也不需要谁给自己个人解决问题。反而多了些人来人往的接待,他也是一般饭菜,不成负担,在他看来,大家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的平常人,只有平等相待才便于沟通。到是为王稼祥纪念馆争取了一大笔建设资金,扩大知名度。有资金有人建议他来掌管与使用,王善德坚决不粘边,为了避嫌,也为了公正,有权不用权,只愿意当跑腿办事的,在他的心目中,清正廉洁的王稼祥是所有干部的榜样,自己更应该学习。纪念馆名声远扬,媒体要来采访他,他出语惊人:“采访我,要给纪念馆资金!”“我们给你宣传,你们不给资金还问我们要钱?”他傻笑道:“我就是我,自己份量自己清楚,你们宣传我,浪费精力不值得,宣传纪念馆免费开放可以,要钱免谈。我们要把纪念园建设好,更需要资金。”

但是,对历史负责,对先烈负责,他是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的。虽然王稼祥夫人对他不错,又是老革命,但对一些早有定论的问题,他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比如说“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投了关键的一票”的说法王善德就认为不是那样的,因为王稼祥是策划了那次会议,提出建议,得到大家支持才开了遵义会议,毛主席才确立军事领导地位。王善德坚持党史也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老革命们共同探讨问题,保留自己的观点,最终统一了意见。

因此,他坚定了信念,守馆不是目的,他的责任更应该发掘革命领袖的价值,因此写下了建国后的王稼祥文章,5000多字鲜为人知的事实,证明了一个坚持真理的革命者的高风亮节,为倡导实事求是的精神以正党风,让后人学习与敬仰。

今年清明,老同学都在马鞍山聚会,他要赶到北京去为领袖扫墓,却先与同学相聚。我们依然拿这个呆同学取笑,他也不恼,与所有人平等相处。他说他是独子,同学就是他的兄弟姐妹,没什么混得好与差的区别,当官只是一时,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只是,当大家说他是个清闲干部时,他说他要做的事情很多:为省纪委“党风廉政教育”资料片正撰写王稼祥资料片脚本;打算重走王稼祥长征路发掘新资料再现长征精神;加大文物征集力度扩大展示面积和内容;策划成立王稼祥思想研究会……这时我才明白,他守卫的不仅是一个英灵,更是守卫着一片圣洁的历史天空,这对今天干部的党性教育党风廉政建设,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具有多么大的作用啊。

明白了这点,我对老同学肃然起敬。

来源摘:李幼谦散文集:茶若君子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茶若君子散文集甘当领袖守陵人  甘当  甘当词条  散文集  散文集词条  君子  君子词条  领袖  领袖词条  
茶文化少数民族节日

 耍青旗节

中国云南鹤庆地区辛顿一带白族民间传统交游节日,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是日,村中的白族妇女欢聚到摘印山上,举行舞青龙的游戏。青龙由竹篾扎制,外表用纸裱糊绘成。当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