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用建盏去斟一杯宋茶

原标题:用建盏去斟一杯宋茶

 在“居然之家”文玩大卖场的办公室里见到迟锐的时候,他面有倦色,说自己加班工作到早上4点,而今天,还有一大堆工作在等着他。对于一个21岁在互联网创业成功的青年才俊,这样的生活应该是常态。

  迟锐,80后北京土著,胡同大杂院里长大的孩子,21岁创办“文玩天下”网站,被称为“网络文玩第一人”,“文玩天下”成为国内文玩爱好者交流的最大平台,不到30岁在居然之家开设2000平方米的文玩大卖场,事业蒸蒸日上。可是,而立之后,他忽然被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恐慌所包围,觉得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想迫切地寻找,可以让心灵沉静平和的感觉。直到,他遇到建盏。建盏是中国黑瓷的代表,在宋朝时为皇室御用茶具,因产自福建南平建阳(古建州地区)而得名。

  这些残破的、古旧的宋代黑釉茶具,让迟锐找到久违的愉悦和感动。于是,他创立了“苍极·化境”这个品牌,把破旧、残损的古物进行修复和重新设计。

  他这样解释:“苍,灰白色,又引申为年老与天空。那些老的物件有的可能在灰尘中隐匿千年,落寞也好,孤寂也好,如今都将化境为物。”

  寻找迷失的

  愉悦欢喜之感

  在嘈杂忙乱的办公区的一个角落,迟锐隔出一间小小的茶室,这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小天地,可饮茶,可静思,他钟爱的建盏便收藏在这里。

  30岁之后,迟锐经常在茶室里静静擦拭刚刚到手的建盏上的土沁。入行时间越久对老器物越是多了一份莫名的冲动。年过而立后,可能是荷尔蒙分泌减少的原因,心境逐渐变得平和。看着手中盏上流淌的纹理,让我想到了凡·高的一幅名画《星空》,再看看另外一只又浮想出“虫洞”。而这样的心境,是20多岁时不曾有过的。

  迟锐从小就对古物和工艺品有一种痴迷的喜爱,他从小住在西花市一带的大杂院,旁边就是工美的宿舍,邻居有很多是玉器厂、象牙厂的大师,还有不少做面人、绢人的民间手艺人,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儿朋友不少家中就是做这一行的。

  “小时候,到朋友家里玩,经常会看见玻璃罩子里摆的玉雕、牙雕和古董物件,会盯着看好久,觉得特别好看。后来做文玩古董这个行业也是觉得这些东西美,那种把玩的乐趣是对美的欣赏,会产生极大的愉悦。”

  迟锐上大学的时候,正是互联网创业风起云涌的时代,迟锐那时已在文玩圈子里浸淫几年,深感这个领域的信息壁垒严重,很多初入门的爱好者只能花钱买经验,于是大三那年他以10%的利息向家里借了10万元买服务器,创办了“文玩天下”网站,很快火爆起来,他和自己的7个发小儿,一群北京土著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公司,开始创业。

  创业10年,迟锐“网络文玩第一人”的地位日渐稳固,开大卖场,在电视开讲堂,早已经是这一行的名人,却忽然心生恐慌。“这种恐慌和焦虑在年底年初的时候会加重,我上学时一直是那种学习一般资质中下的孩子,永远怕别人超过我。而互联网市场瞬息万变,每天要求的都是快,急功近利。”

  回想最初,迟锐会费尽周折淘一个喜欢的旧碗,只为欣赏它的造型、纹理,追思古人的情怀和审美趣味,可如今已经变了味。“我会更多想到它的投资价值和市场回馈,我忽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被客户流量、统计报表、营销手段这些东西绑架,很多进入这个圈子的人也都是为了投资盈利。而最根本的那种把玩的乐趣,对文化和美感的鉴赏已经消失殆尽,这不是我想要的。”

  创业这些年,这种心境一直隐匿在情绪之中,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直到而立之年后这种焦虑的爆发。迟锐忽然想回头,寻找那种最初的欢喜愉悦。这时,他遇到了建盏,而修复建盏,成为他寻找初心的一个途径。

  从福建建窑遗址

  背回96麻袋残片

  爱上建盏,是因为茶,而在此之前,迟锐最喜欢的饮料是可乐。由于心境的变化和朋友的影响,他对茶逐渐有了好感,于是钟情于器。

  众所周知,宋瓷是中国古代瓷器的巅峰,而宋代建盏便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建盏产自福建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

  宋代斗茶成风,整个社会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皆是斗茶的发烧友。大书法家蔡襄的茶学专著《茶录》中有段提到建安的斗茶:“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者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也就是说,点茶后在茶面上形成的浮沫,以色白和泡沫持久为优。宋代文人在分茶的过程中,还会通过巧妙的搅拌,在茶沫上画出禽兽鱼虫、山水人物的图案,更有甚者可以在茶沫上作诗,称为“水丹青”,苏轼就曾写诗称赞分茶技艺高超的谦师和尚:“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由于宋代茶色尚白的传统,所以建窑产的黑釉茶盏成为衬托茶色之白最好的器具,“建盏”是当时上至皇上、下及士大夫们都追捧的斗茶珍品。

  讲起建盏的来龙去脉,迟锐如数家珍:“宋代建盏,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词。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

  用宋代的建盏斟一杯茶品味,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我面前的这只看上去质朴古雅的黑釉茶具,在荒山的窑址废墟中被灰尘掩藏了千年之后重见天日。如今,把它拿在手里把玩,就像穿越时空的一次相遇。斟满一杯清茶,杯中那著名的“兔毫灰”花纹随着茶水荡漾似乎有着万千变化,令人目眩神迷。

  宋徽宗曾在《大观茶论》中提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意思便是建盏以青黑色为贵,最好是带有月光下兔毫的光泽,就是所谓的兔毫盏。

  仔细看去,这只建盏其实是残缺不全的,曾经破损的碗口已经用特殊的工艺修复填补。这种修补不是掩盖,更像是一种张扬,亮丽的金色、红色和黑色给建盏灰暗的色泽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像是远古和现代的一种碰撞。

  “没错,它们都是残缺的,完好无缺的宋代建盏极为昂贵,我渴望收集却苦于无力。目前建窑遗址能找到的大多数是宋代残器残片,即使破损不堪,甚至有的只剩一个碗底,但是那种美丽的釉色和花纹依然美不胜收,于是,我想到修复它们。”

  去年,迟锐来到福建的建窑遗址建阳水吉镇后井村,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生产规模极大,一窑可以烧制10万件,销往全国供不应求。宋以后逐渐没落断烧,大量残片掩埋在深山,近年逐渐被村民挖掘。迟锐从村民手中以不高的价格购买了很多残器残片。“收集了整整96麻袋,运回了北京,我希望这些宋代的瑰宝在现代人的手中,重新被使用。”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张鹏)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用建盏去斟一杯宋茶  一杯  一杯词条  
茶文化重阳节

 魏晋南北朝时重阳节习俗

 三国魏时文帝曹巫的《九日与钟爵书》中这样写道:  “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看来古时三月三是到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