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由来
有道是:“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酥软香又甜。”中秋节少不了吃月饼,月饼若不在中秋节吃,便缺少应有的韵味。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不过,《梦梁录》中记载的只是一种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实际上,唐代就出现了月饼,宋时已有荷叶、金花、芙蓉等品种。诗人苏东坡曾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赞誉月饼。到了明代,《西湖游览志余》才记载有“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
月饼,是以面粉、猪油、蔗糖、果仁等为主料做成的外皮内馅的圆月形小饼。最初,在家庭中制作。杨光辅的《凇南乐府》诗云:“淞南好,时物存秋香。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果蔗糖霜,新谷渐登场。”这里描绘的是新谷登场时,农家制作月饼的情景。至今在中原河南许多地区,尚存在中秋节家家户户制月饼的风俗。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制作,并称其“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回异寻常”。
近代,月饼已由家庭制作改为手工作坊制作,做工也越来越精细讲究。饼面上印有各种美妙的图案,如“嫦娥奔月”、“西施醉月”、“三潭印月”等等。现代,月饼的制作花色品种繁多,风味各异,按馅心分,有五仁、豆沙、冰糖、火腿、蛋黄等;表皮又可分为酥皮、糖浆和硬皮月饼。我国最著名的月饼有广式、苏式、京式、潮式四种。
“广式月饼”源于广东,又名“浆皮月饼”。广式月饼将北方月饼和西式糕点的优点融为一体,皮薄馅大,款式有方形、圆形等多种。广式月饼的制法是熬糖浆调入面团做月饼皮,经烘烤后,饼皮色呈金黄,油润不易破碎。馅心的种类很多,有金华火腿、凤凰烤鸡、腊肠腊肉、咸鸭蛋黄,另有枣泥、五仁、豆蓉、豆沙、椰蓉、莲蓉等数不胜数,闻名于海内外。
“苏式月饼”产于江苏苏州,它的历史十分悠久,配方讲究。其制法是将面粉、白糖、饴糖、猪油用热水搅拌做皮,具有皮酥、馅香、色黄、油润、层酥相叠的特色。它的馅心配有玫瑰、桂花等天然香料,花色有五仁、百果、椒盐、玫瑰、瓜仁、鲜肉、葱猪油等,重油而不腻,重糖而爽口,吃起来酥香甜美。
“京式月饼”产于北京,它是北方月饼的代表。在制作上汲取了宫廷膳点做工精巧的传统技艺,集北方月饼之精华。“京式月饼”的制法是用面粉、白糖、饴糖、香油加小苏打和面做皮;冰糖、白糖、香油、桂花、瓜子仁、核桃仁、青红丝等搅拌为馅,属硬皮月饼类品种。传统花色有提浆月饼、翻毛月饼、红月饼(自来红)、白月饼(自来白)等,久享盛誉。
“潮式月饼”产于广东潮州地区,它是“浆皮月饼”的一种,但以重油、重肉为特色,最受闽地和广东潮汕人的喜欢。
另外,哈尔滨所产的老鼎丰月饼以及以甘、香、肥、酥为特色的“老婆月饼”亦很有名气。
月饼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传说在唐代。但据有关资料介绍,早在唐代之前就已经有了带馅食品。在前蜀(十国)杜光庭《仙传拾遗》中有“开元中秋月,明皇于宫中玩月……”的记载。及至北宋时期,诗人苏东坡有吟诵“小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和饴正是当今姑苏月饼的基本特点。诗人以饼喻月,把“月”和“饼”联系起来了。明朝时,“月饼”一词已经有确切的记载。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据说始于元代。当时,人民为了反抗元朝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榨,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共同起义,采用互赠月饼的方式,在月饼中夹字条传递消息。从此,中秋节吃月饼,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月饼的来历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糕点。风清月朗,银河微隐,桂香沁人心脾,人们一边吃饼一边赏月,喜祷团圆。
关于月饼的来历,过去有的文章说,《楚辞·招魂》中提到的、“柜妆”就是后来的月饼。这种看法对不对呢?让我们看看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关记载吧:“膏环。一名柜妆。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强泽(硬面)如汤饼面。手搦团,可长八寸许,屈,令两头相就,膏油煮之”。由此看来,“柜妆”当是江米面形成的圆圈形的油炸食品,而不是月饼。
月饼最早起源于唐朝。公元八一八年。白居易贬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吏期间,曾将麻饼(川式月饼)馈赠万州(今重庆市万县市)刺史杨归厚,并附诗一首:“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铺兴无”。
还有的文章说:“月饼”这一食品名称最早出现在清代的史料中。并引清人杨光铺的《淞南乐府》中“淞南好,时物有秋香,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新谷渐登场”的诗句为证。但实际上,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了。诗人兼品味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诗句。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始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从食》中。至迟到元朝末年,月饼已为中秋节的节日美点。
明代,月饼已成为宫廷与民间的中秋必食佳点了。《酌中志》中载:“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北京民间,“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明末清初时,彭蕴章在《幽州士风吟》中还写下了:“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这些记载说明,当时聪颖的点心师,已经把民间关于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一种食品的艺术图案,形象地再现于月饼的饼面上,使人们在品尝中秋月饼之时,又得到优美的民间传说故事的享受。
清代时,诗人袁牧将“刘方伯月饼”写进食单中。其上云:“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袁牧还颇为“明府家制”的“花边月饼”所陶醉。他说:“明府家制花边月饼不在山东刘方伯之下……”。此饼“上品而化,甘而不腻。松而不滞”。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有贾珍给贾母送月饼的段·落。书上云:“贾母又道: ‘你昨日送来的月饼好’。贾珍陪笑道:“月饼是新来的一个饽饽厨子做的,我试了试,果然好,才敢做了孝敬来的。”以上这些说明,清朝中叶时,中国南北各地,士大夫家厨中已有不少精制月饼的高手。清代的北京民间,每遇中秋,“月饼铺”皆“搭篷点彩,作蟾宫月窟诸象。”当时有诗曰:“庆赏中秋结彩棚,饼如圆影得佳名。蟾宫月窟翻新样,也有白衣人夜行。”至于赞美京式月饼“红白翻毛制造精,为秋送红遍都城”的诗句,更是俯拾即是。
一年明月今宵多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公元八O五年写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涛中,有“一年明月今宵多”的名句。这句诗,与俗话说的“月到中秋分外明”是一个意思。说的是每到旧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只要遇到天晴,就必然是秋高气爽,月自如昼,格外明亮。
为什么“一年明月今宵多”呢?唐代有个诗人潘纬,曾经写诗作过解释。他说:“古今逢此夜,共翼沐寥明。岂是月华别,只因秋气清。”潘纬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原因说成是“秋气清”,这并没有错。在一千多年前,他能作出这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解释,是很可贵的。不过,他的解释,还不圆满明确,需要加以补充。应该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主要是由于每年中秋节,正当秋分之际,这时的阳光,大多是垂直地射到月球上,月球表面接受的光线较多,反射的光线也相应地增多。特别是八月十五的晚上,月亮正是“满月”,所以,人们从地球上看去,就自然觉得要比其他时候的月色格外明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