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日
美国最新规定的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是在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这个节日纪念的是马丁·路德·金,一位黑人牧师、著名的人权活动家。他生于1929年1月15日,1968 年4月4日遇刺身亡,年仅39岁。1964年,他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美国国会表决通过, 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来纪念他。
马丁路德金出生于传教士家庭,他的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15岁时,他进入亚特兰大莫豪斯大学,学习专为天资聪明的学生开设的课程,并在1948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当时 只有19岁。还在大学毕业前的高年级时,在父亲的极力劝说下,他把原来对医学和法律 的兴趣转移到牧师行业上来。
接着,马丁路德金在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的克罗泽神学院攻读3年,1951年22岁时获得神学学士的学位。在神学院,金初次了解了默罕德斯·甘地的非暴力哲学。他被选为学生会 主席,并且以在班里考试平均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
由于是神学院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金获得了到波士顿大学学习的奖学金。1955年,在波士顿大学,他获得博士学位,时年26岁。
在波士顿,他与考莉达·斯考特相识。考莉达生于阿拉巴马,是位学音乐的女学生。 他们在1953年结婚,婚后有4个孩子。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黑人(当时他们被称为“黑鬼”)备受种族歧视之苦, 经常受到不公平待遇;在南方尤甚,因为黑人在南方长期做白人的奴隶。
马丁·路德·金曾是南方最大城市亚特兰大(在佐治亚州)一个黑人大教堂的牧师。 他鼓励黑人为获得美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各项权利而奋斗。他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 利是在1955~1956年间。当时,他帮助南方另一大城市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的黑人抵 制公共汽车乘车制度。
1955年12月1日,在蒙哥马利,一位黑人妇女因在公共汽车上拒绝把座位让给一位白人乘客而被捕,说是违犯了该城市的种族隔离法。黑人中的积极分子组织了“蒙哥马 利改良协会”来抵制公共汽车乘车制度,金被选为该协会的领导人。作为协会主席发表 首次讲话时,他宣称: “除了抗议,我们已别无选择。多少年来,我们表现出了惊人的忍耐。但是今天晚上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从忍耐中解脱出来……”
他的话使全国民众为之振奋,鼓舞了黑人。虽然金的家被炸药轰炸,家庭安全受到 威胁,但他满怀必胜的信念,毫不动摇。一年多以后,蒙哥马利的黑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们被允许在公共汽车上坐任何空着的位子。而以前,黑人只许坐在公共汽车后排 的位子上,而且如果后排的座位满了,即使前排有空座儿,也得站着。
1959年2月,印度总理贾瓦尔拉尔·尼赫鲁热情接见了他和他的随行人员。他和甘地的信奉者简要讨论了甘地主义中“献身真理”的思想,结果使他更加相信非暴力抗争是被压迫人民争取自由的最有效武器。
他的哲学是以耶稣和印度领袖甘地的教义理论为基础的。他避开暴力,认为献身黑 人事业最好的方式是和平抗议和与不公平的法律抗争。他在南方领导了多次争取人权 的示威,鼓舞了许多人。他几次入狱,受到威胁,有时还被殴打。但他的非暴力原则从未 动摇。有一次,他在监狱里写了一封信,信中清楚阐述了他的非暴力哲学: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要采取直接对抗的行为呢?为什么要用静坐、游行进军等方式 呢?谈判不更好些吗?你主张谈判是完全正确的。实际上,这也正是我们采取直接对抗 行动的目的。非暴力的直接对抗行动就是要制造一种危机感,促使产生一种紧张的局 面,而使总是拒绝谈判的对方被迫出来讨论问题。非暴力所追求的就是一种戏剧性的演 变,从而使问题不能再被置之不理……痛苦的经历告诉我们,统治者永远不会把自由送 给你,被压追者必须去争取。 1963年,他是著名的向华盛顿自由大进军的领导人之一。在林肯总统签署《解放黑 奴公告》约一百年后的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 梦想》。
“在美国,除非黑人获得公民权,否则就不会有安定和平静。反抗的旋风会继续动摇 我们这个国家的根基,直到平等光明的日子来临。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从痛苦中体验到‘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自明: 人人生而平等’这个信念的真正含义。 “我梦想有一天,从前的奴隶的孩子们能和从前的奴隶主的孩子们同坐一起,亲如兄 弟……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4个孩子能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不以肤色,而是以人品和才 能判断孩子们的优劣。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我的梦想必会变成现实。”
在20世纪60年代末,许多城市发生了严重的暴乱。激进的黑人要求在美国国内成立一个黑人自己的州并鼓吹采取暴力。一时间,暴力论者使受人尊敬的伟大的黑人和平主义者马丁·路德·金黯然失色。但暴力行为很快就销声匿迹。黑人们开始用他们的 选举权施加政治压力。
成千上万的黑人参加了多次和平游行和静坐示威,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迫使南方各州在学校和公共场所执行联邦政府的非种族隔离法,因此种族隔离在60年代终于 结束了。在南方的公共汽车、旅馆、火车、饭店里,在体育赛事中,在洗手间内,在公园的长椅上,一向处处可见的“禁止黑人人内”的标语纷纷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在此期间,有一首著名的抗议歌曲“我们定能胜利”。歌词是这样的: 我们定能胜利, 我们定能胜利, 我们总有一天会胜利。我深信, 我们总有一天会胜利。 我们会有安定的生活, 我们会有安定的生活, 我们总有一天会过上安定的生活。 我深信, 我们总有一天会胜利。 我们会手挽手向前走, 我们会手挽手向前走, + 我们总有一天会手挽手向前走。 我深信, 我们总有一天会胜利。
这首歌首次演唱是在20世纪40年代,强调联合会的力量比个人的力量大。赫顿女士加了几段歌词,她在南方和联合会集会的工人们一起歌唱。20世纪60年代,黑人大学生领导静坐示威时,也唱起了这首歌。
除了社会上的种族歧视外,还要争取什么胜利呢?还要排除任何阻碍民主、自由和人的尊严的障碍,争取胜利。参加静坐示威的人常和自己两边的人手握手,臂挽臂,围成一个圈唱这首歌。这是一首团结、希望、表达决心的歌。
不让黑人参加选举的种种限制不复存在了。南北战争以来,成千上万无辜的黑人未 经审判便被白人暴徒吊死,那种可怕的死刑也不复存在了。
许多美国白人赞成马丁·路德·金的做法。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到南方,和他一起游行,要求黑人得到平等的权利。其中有些白人也被南方白人所杀害。最终,马丁·路德 ·金也被杀害。1969年3月10日,被告白人刺客杰姆斯·雷对杀害金的罪行供认不讳, 而被判99年徒刑。
尽管出现过一些挫折和反复,但种族关系在不断改善,黑人们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 他们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赢得了自己的权利,他们的生活水平比白人中的穷人提高得还快。不过,斗争依然是艰苦的,因为仍然存在着偏见,甚至仇恨。但在美国大部分行业 中,黑人从未像今天这样多。有些城市里选举出了黑人市长,如亚特兰大(佐治亚州)、加里(印第安纳州)、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尽管有个别白人反对,但黑人白人共读 的学校也在持续发展。在过去20年中,美国大学中的黑人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有了马丁·路德·金,今天的美国黑人才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每个美国公民都应享有的各项权利。
注释:“We hold these truth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出自 美国的《独立宣言》。
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从圣诞节到元旦这段时间,美国人都在过节,旅美华人也借着机会和洋人一起过节,跟着狂吃狂玩儿。过了元旦,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接茬儿过按部就班的平庸生活。对许多上班族来说,下一个长周末要熬到5月份的美国清明节。
其实,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也是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那就是马丁·路德·金纪念日。不过,有的单位放假,有的单位不放。您要是在政府机关或者有些大学工作,或许能捞着一天假;而在私人公司工作的人,这天基本都不放假。美国人还是在私人公司混饭吃的多,因而,很多人对这个节日都不会太在意。
其实,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美国法定节日的名称上来看,您就会发现它的重要性。在美国历史上,只有华盛顿和马丁·路德·金两个人的生日被列为全国性纪念日加以庆祝。华盛顿什么人啊?那是美国开国总统,具有合众国“高祖”的崇高地位。能把过生日的档次和华盛顿扯平,足见马丁“路德·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绝非一般。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当代史上最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的正式姓名是小马丁·路德·金(Maltin Luther King,Jr),但人们习惯称他为马丁·路德·金或“金博士”。1968年4月4日,正当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之际,金博士遇刺身亡。
在金博士去世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在法律制度上做出很多改进,使得美国的黑人和少数民族(包括旅美华人)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美国还有相当一批信奉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即使他们骨子里再怎么歧视有色人种,但在表面上也不敢有所表露,还不得不表现出自己“政治上正确”。所有这一切,都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爆发的民权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金博士就是那次民权运动的象征性人物。
细说起来,美国社会能够自剂疗疮,实现在体制内自我完善,金博士功莫大焉。这一点,有远见的政治领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把金博士抬出来,好好供着,没亏吃!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老百姓也逐渐认识并理解了金博士为美国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每年在他的生日前后,美国各界都以各种方式对他表示纪念。
现在看来,美国朝野对马丁·路德·金的贡献还是给了个比较恰当的肯定。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马丁·路德·金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国。
马丁·路德·金被刺杀不久,毛泽东在大洋彼岸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发表了《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作为一个正上小学的中国少年儿童,通过学习伟大领袖的声明,我才头一次听说马丁‘路德·金这个名字,并且了解到“这场黑人的斗争风暴发生在美国国内,是美帝国主义当前整个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一个突出表现。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全国形势一片太好,不是小好。老师、同学们都一致认为,这下更好了,连美国黑人兄弟都折腾起来了,在帝国主义心脏地区这么一闹腾,世界革命露出了曙光,那离天亮还远吗?这形势不仅仅是太好的问题,应该说是特好了。
您瞧,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马丁·路德·金的解读会有天壤之别。
毛主席当时呼吁:“世界各国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和一切愿意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人们,行动起来,给予美国黑人的斗争以强大的声援!全世界人民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向着我们的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们发动持久的猛烈的进攻广后来,查了查这段历史,发现当年世界各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并没有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对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们也没发起什么持久的猛烈的进攻。只有国人隔着太平洋对美国黑人兄弟们给予了无私的声援,而他们对这种声援,好像也没什么反应。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世界革命尚未成功,国人早已放弃努力。但是,马丁·路德·金的名字却早已深深映入我的脑海。上大学时,除了背诵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和肯尼迪的《就职演说》外,金博士的《我有一个梦想》是我最喜欢的段子。那时候,仅仅觉得这个演说声情并茂气贯长虹,对金博士本人并没多少了解,对金博士领导的民权运动也就处于一种略知一二的水平。
前些年,我在美国南方教书的时候,见过金博士的二儿子迪克斯特.金(Dexter Scott King),那是在学校举办的系列名人讲座上。金博士的儿子长相酷似乃父,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中气十足。看着贵宾席上的他,当时脑子里一个劲儿闪现金博士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说时的镜头。金博士虽然英年早逝,有这么个儿子,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当然,他的大儿子更有名,就是那位在2008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力挺奥巴马的MaItin LutherKing III先生,也是个很有争议的民权活动家。
现在回过头来认真研读金博士,才觉得这个人的确非同小可。这不仅仅因为他领导了美国的民权运动,更重要的是他所倡个充满暴力的现代社会,甘地、马丁·路德·金、曼德拉等政治领袖人物运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向人们显示了政治斗争的另外一种形式。这种非暴力斗争方式的优点是成本低,对社会危害小。而有些政治领袖缺少创新精神,无意开创政治斗争新局面,就容易把事情搞砸。即使在民主政体中,这种事例也是有的。布什利用假情报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默许伊拉克新政府选在宰牲节之际将恶贯满盈的萨达姆处以绞刑,就显得缺少政治智慧,不动脑筋,因循守旧,只知道一味重复以暴易暴的政治斗争传统,结果,把美国拖人战争难以自拔,将反恐弄得愈反愈恐。
马丁·路德·金的父亲是个牧师。1929年1月15日,家住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金牧师喜得贵子。这孩子生下来时,小模样挺招人喜欢,五官端正,天庭饱满,又是长子,深得老金夫妇的疼爱。两口子一商量,咱也别给他起什么名字了,就跟着我这老麦可叫小麦可得了。在小麦可5岁的时候,老金牧师到伯利恒和耶路撒冷旅游,瞻仰基督教圣地,自己觉着得到了点儿神的启示,需要改改名字。金牧师一向敬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于是,回家后就把名字改成了马丁·路德·金。小麦可呢,当然得跟着改,从此,就改叫小马丁·路德·金了。
这小马丁在家里是个宠儿,在外边可就不招人待见了。为什么呢?都是皮肤黑惹的祸。在小马丁那个时代,黑人就是二等公民,尤其是在美国南方,那里还在实行种族隔离制度。黑人上学不能进白人学校,在公共场合不能跟白人平起平坐,有些地方干脆就不让黑人进去。公交车上的好座全给白人留着,即便没人坐,黑人也不能坐。虽然都是人,就这么不平等。不服?不服你也得服,这是种族隔离制度。
这种种族不平等的现实在小马丁的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可不是嘛,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属于“黑五类”,他能没阴影吗?不但是阴影,简直就是乌云遮天,暗无天日。平白无故常常被人黑鬼黑鬼地骂,您说,搁谁,谁心里好受?都是人,不就是长得黑吗?黑就是原罪啊?长得黑也不是我的错嘛,都是上帝造的,凭什么皮肤黑就得当二等公民啊?这事,小马丁想不通,但是,想不通也得接受现实。
小马丁是个聪明伶俐又懂事的孩子。尽管生在这黑暗的旧社会,人家却没忘了有朝一日要翻身求解放。要想改变现状,出路就是好好念书,知识就是力量。历史上不是也有不少黑人出人头地吗?你看人家布克·华盛顿(BookerTdide2D Washington),还是黑奴出身呢!通过读书这条路,照样出人头地,连老罗斯福总统还得定期找他咨询呢。瞧人家杜波伊斯(W1mam EdwMdBtvdl毗Du Bois),当了大学教授还不忘黑人兄弟的解放事业,帮助建立起咱黑人自己的组织--全美黑人进步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the AdvaHcement ofthe C010red PeoPle)。 咱得向这些老前辈学习,先好好念书。
读书开阔了小马丁的视野,历史上黑人成功的榜样给了他巨大的精神鼓舞。从小学到高中,小马丁都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从老爹那里继承了能说会道的基因,老早就立志当一名牧师。上中学时,他参加过一次演讲比赛,辩才无敌,还拿了个冠军。
1944年,年仅15岁的马丁进入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Morehouse C011ege)攻读本科。这岁数就能进大学,即便不是神童,比科太少年班的同学们也不见得逊色。
1948年,马丁从莫尔豪斯学院毕业,获社会学学士学位。然而,马丁的志向还是当牧师,所以,毕业后又去了宾夕法尼亚州的克罗泽神学院(Crozer几e010gicalSeminav)攻读神学。在宾夕法尼亚,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马丁像来到了解放区,那里没有种族隔离制度,黑人白人同学可以一起上学,一起玩儿,感觉好多了。但是,他并没因此而乐不思蜀,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仍然坚持学成回老家当牧师。由于能说会道,马丁在神学院还当选为该校以白人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会主席。1951年,马丁从神学院毕业,又获得神学学士学位。为了打好自己的神学和伦理学基础,他决定继续读研。在神学院教授的强力推荐下,马丁被波士顿大学录取并获得读研的奖学金。
在波士顿读研期间,马丁遇到了来自亚拉巴马州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声乐系的漂亮女生克雷塔(Coretta)。两人一见钟情,又志同道合,都是民权运动积极分子。得,咱革命生产两不误,把婚先结了,再写论文。毕业以后,一块回家闹革命。于是,两人在1952年喜结秦晋。
小家庭建起来了,老老实实过日子奔小康是没问题的。但马丁可不是这号人,他心存鸿鸽之志,发誓要在为黑人兄弟的翻身解放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在求学过程中,马丁接触到印度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一下子就被甘地的政治智慧吸引住了。瞧人家甘地,就是有本事啊!在大英帝国统治下的印度,那么多政治精英,什么招儿都用上了,文的武的,暴力的非暴力的,左的右的,都玩不转。人家甘地干巴瘦一小老头儿,四两拨千斤,鼓捣出个非暴力不合作就把英国人弄得没脾气。美国的成文宪法传统比英国的不成文宪法传统更有利于弱势群体维权,干吗不学学甘地呢?所以,他立志效仿甘地,利用现成的基督教理论,在宪法规定的框架之内,把基督教的道德伦理运用到政治斗争和改善种族关系上,进而改善黑人兄弟的生存状况。
1955年,马丁自波士顿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后,立马携爱妻双双返回南方老家,准备大干一场。回到南方以后,金博士先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一所教会担任牧师,以此为起点投身于实现种族平等为目标的民权运动之中。葛兰西不是说过嘛,统治者的坏毛病都是让被统治者惯出来的。被统治者要想寻求社会公正,就不能默默接受统治者制定出的恶法。
冷战时期,以自由世界领袖自居的美国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忙着解放全人类,按说,其自身的解放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其实不然。尽管在美国南北战争尚未结束之际,林肯总统就签署了解放奴隶的宣言,南北战争后颁布的三个宪法修正案也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在法律上承认了黑奴的平等权利,但是,在南方,种族隔离仍然持续存在。
50年代,当金博士学成返家的时候,黑人父老乡亲们的处境仍然相当悲惨。他们常常被剥夺宪法赋予他们的各项权利,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种族的差别和皮肤颜色的不同。
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明文规定:“所有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的人,都是合众国的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
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在州管辖范围内,也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以平等法律保护。”然而,这一在南北战争结束后通过的旨在保护黑人平等权利的宪法修正案在南方并末得到贯彻执行。
在当时的美国南方,在黑人是不是人这样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巨大分歧,逞论黑人的平等权利。1954年联邦最高法院将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制度判决为违完,却在南方激起了轩然大波。黑人学生在南方横遭侮辱被打被杀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个14岁的白人女学生当时对采访她的记者说:“如果上帝要白人、黑人在一个学校上学,他就不会把他们造成黑人,把我们造成白人了。”这就是南方普通民众对种族问题的比较普遍的认识。当然,对于一个深受种族主义文化浸染的普通学生来说,您还真不好对她太过于苛责,按说起草《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斐逊知道人人生而平等的道理吧,而且他在理论上也一直反对奴隶制,可他家有一百多名奴隶,道人话病。
为什么美国南方种族主义根深蒂固,白种人为什么这么霸道呢?这还得从根上说起。人们知道,现代化最早是从欧洲兴起的。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依仗武器先进,携船坚炮利之便,大肆征服掠夺其他民族,满世界攻城略地,强取豪夺,在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在各自侵占的地盘上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
您平白无故,闯到人家里,不走了,还要当爷,怎么着也得给人家个说法不是?为了给自己侵略和殖民扩张正名,欧洲殖民者创造出所谓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而种族主义理论就是这种意识形态的核心。他们制造出“白人至上”的神话,告诉世人他们白种人是最高级的人种,而且肩负着上帝赋予他们的教化夷蛮的使命,他们的侵略和殖民活动是响应上帝的号召,勇于承担起“白人的负担”(Thewh此Man’s Bufden)的高尚行为。
以白人至上为内涵的种族主义威力极大,它直截了当地将有色人种置于绝望的深渊。根据这一理论,有色人种无论创造出何等辉煌灿烂的文明,那都不值一提,根本没法和白种人的文明相提并论。作为个人,即使你努力接受白种人的“先进文化”,你的教育程度、文化修养和聪明才智甚至高于白人同类,但你没法儿把自己的皮肤变白吧?在种族主义者眼中,你的肤色决定了你永远低人一等。说白了,即使你加入了主流社会,成了地地道道的“假洋鬼子”,你也休想成为真洋鬼子。因此,它比文化帝国主义对有色人种更具杀伤力,在欧洲国家的殖民帝国建立过程中,种族主义曾经遭到殖民地人民的激烈反抗。
“二战”前,由于希特勒将种族主义发展到极端,并且由于其种族主义政权在战争中的垮台,种族主义才变得臭名昭著。尽管如此,在西方社会中,有种族主义思想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种族主义是美国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美国殖民时期对黑人实行的奴隶制度,无疑是这种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根据种族主义建立起来的美国奴隶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残酷的奴隶制度。它不同于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奴隶制度,比历史上古希腊、罗马和中国的奴隶制更为恶劣,因为它是以人的肤色确定奴役对象,将奴役视为一种惩罚。奴隶身份是世袭的,一朝为奴,将世代为奴。
巨大的现实经济利益无疑也是奴隶制得以存在的原因之一。
美国南方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大规模经营、劳动力密集型的种植园经济,这些种植园主大多是英国的贵族地主和商人,他们在英王特许下经营大量种植园,必须要有能够被固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来支撑,而英国的奴隶贩运就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种植园向英国和欧洲出口烟草、大米和靛蓝等原材料,利润极高。美国独立后,南方的奴隶制不但末被废除,反而进一步巩固发展了。这是因为美国向西部扩张殖民,地多人少,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纺织业又大量需要棉花,美国种植园主便开荒种棉。奴隶制对这种经济形态来说,当然是种植园主的首选。
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的形成都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这种文化传统的改变消失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传统的持续性”,也是为什么美国南方种族主义文化传统不易消失的原因。
然而,建立在种族主义基础上的奴隶制同美国平等自由的立国精神又是水火不容的,所以,才发生了南北战争。但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种族主义已经深深浸透于美国政治文化之中。因此,尽管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在法律上解放了黑奴,但是,种族隔离在南方依然盛行,黑人在社会上仍然受到种族主义者的公开歧视。
当金博士回到南方的时候,美国黑人反抗种族主义的活动正方兴未艾。
1955年金博士领导的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罢乘运动与当年甘地领导的昌巴朗靛青农民废除“三分田制”的斗争非常相似。这次持续了一年多的罢乘运动最终导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禁止在所有公共交通领域中实行种族隔离。
1955年12月1日,蒙哥马利黑人女工罗莎·帕克斯因为拒绝在公共汽车上把座位让给白人,结果被逮捕,并被法庭处以罚款。前几年刚刚去世的罗莎女士(终年92岁)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向种族隔离制度默默发起挑战。这一勇敢行动获得广大黑人群众的热烈支持,蒙哥马利黑人发起了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声援罗莎。
金博士在这起事件发生后,不失时机地号召黑人社区对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实行抵制。本来,黑人群众对这事就不满,经金博士一鼓动,造成了群情激奋的效应。白人种族主义者一看这阵势,这不是要造反吗?这还了得?咱得先给领头闹事的来点儿颜色看看。接到接二连三的恐吓电话,金博士不为所动;没过多长时间,人家动真格的了。这回打到金博士家的不是恐吓电话,而是炸弹。幸好金博士当时没在家,回家一看,家被炸得七零八落。
听说金博士家被炸,一些黑人群众忍不住了,这不是不给咱留活路吗?咱跟他们干到底。金博士一看这阵势,点火就着啊。
历史上很多非暴力抗争事件都被当局以平息暴乱为借口遭到镇压。金博士心里很清楚,越是在这种节骨眼上,越要严格遵守非暴力抗争的原则,千万不能意气用事。于是,在自家门口,金博士向激愤的黑人群众再三呼吁,要以和平对付暴力,要以德报怨,以爱报恨。他要求黑人兄弟们牢记耶酥的教导,要爱自己的仇敌。 “无论那些白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还要像兄弟一样爱他们”。
这种抗争方式和当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如出一辙。
在崇尚暴力的现代社会,很多人认为非暴力是弱者的武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按照甘地的说法,它是强者的武器,只有强者才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非暴力。当年,有些媒体把甘地领导的以和平方式抵制不合理的法令的反抗运动称为“消极抵抗”运动(PassiveResistmce),甘地对这种说法特别不满意,咱啥时消极了?他认为把非暴力抗争活动称为“消极抵抗”是一种误解。后来,甘地使用了一个新词--坚持真理来给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正名,即坚持真理运动。
在政治上,非暴力斗争总是以不合法的形式出现,即不同实施错误政策的统治者合作。如果被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统治者的任何政策都会大打折扣。然而,在一个野蛮政府的统治下,不做顺民,必然会付出坐牢、杀头等巨大代价。所以,甘地认为非暴力斗争是以自己忍受痛苦和牺牲的行为制止做恶者继续做恶。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革命精神,才是精神上强大的表现。
可以说,金博士深得甘地的真传,他以自己忍受痛苦的方式在黑人群众中建立起道德权威,并以和平抗争的方式将南方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密集曝光,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种族隔离制度的丑恶,唤起人们的同情和支持。
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罢乘运动的胜利使金博士脱颖而出,成为蓬勃兴起的民权运动的重要领袖。
金博士为了改变种族隔离的恶法和不平等的社会状况,积极参与抗议活动,领导和平示威。在金博士的领导下,美国黑人争取民权运动一时间变得如火如荣,从具体的抵制公共汽车分座制,抗议学校的种族隔离,到争取黑人的工作和选举权利,民权运动由小到大,从南到北,席卷全国。
金博士还参与组织丁美国南方黑人的领导机构,并在其中担任领导职务。此后,他在美国各地不断地旅行演讲,宣传以非暴力方式争取民权的思想和策略。在这期间,他还特意访问了印度,专门研究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和策略,并终身视圣雄甘地为偶像,认同甘地以和平抗争的手法争取民权。
1963年8月28日,由六大民权组织发动的为争取立法保障黑人权利的华盛顿大游行,把金博士推向了世人瞩目的顶峰。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上,金博士向来自全国各地的25万反对种族主义支持民权运动的群众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
看过这段录像的人会发现,金博士在演讲之初,语调平稳,与一般大众集会的演说并无多大区别。前半部分,他是做了准备的,讲了七分钟。讲完之后,他觉得意犹末尽,情绪变得更加激昂,就顺势讲了下去,而就是这即兴发挥的后半部分,成了当今胺炙人口的演说经典。
这个演说的效果异常轰动。金博士在发表这个演说的当年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第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64年的民权法,年仅35岁的金博士也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登上《时代》封面表明金博士已成为美国社会公认的民权运动的领袖,民权法的通过是金博士长期领导的民权运动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而诺贝尔奖无疑是对他所坚持不懈地在民主制度的体制内以非暴力不服从的方式对不公正的法律和社会制度抗争的肯定。
历史发展的道路总是布满荆棘,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洛林酒店的阳台上遇刺。凶手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颈部,金博士不幸遇难,年仅39岁。
这颗子弹不但打死了金博士,也再次挑起了美国国内的种族冲突,全国超过一百个城市出现暴乱。金博士生前用他全部的力量要防止那种由种族对立和仇恨引发的暴力冲突,还是在他死后大规模爆发了。这和甘地死后的情形也非常相似。
那么,是谁开枪打死了金博士?这事至今仍然是个谜。
金博士死后两个月,凶手詹姆斯·瑞(JMes EmlRay)在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被抓获,并被引渡回美国田纳西州接受审讯。
有小偷小摸前科的詹姆斯·瑞对刺杀金博士的罪行供认不讳,被法院判处四年监禁。二天后,詹姆斯·瑞翻供,说金博士根本不是他杀的,但法院不理这个茬儿,先打人大牢再说。后来,詹姆斯·瑞在牢里多次上诉,要求重新审理此案,均道驳回。金博士的家人对这个判决也不满意。1997年,金博士的儿子迪克斯特·金(Dexter Scott K111g)会见了詹姆斯·瑞,当面向他表示他相信詹姆斯‘瑞是无辜的。第二年,詹姆斯·瑞因病去世,他要求重新审理案件的请求最终也未能实现。
很多人认为詹姆斯·瑞只不过是刺杀金博士这个阴谋活动中的一只替罪羊,真正的凶手不止一人,可能是政府人员插手的一个大阴谋。
金博士的老战友,曾经竞选过美国总统提名人的杰西·杰克逊(Jesse Jackson)就曾直言不讳地说过:“我一直认为,政府直接或间接卷入了暗杀金博士的阴谋。”
金博士的另一位老朋友,曾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及亚特兰大市市长的安德鲁·扬(Andrew Jackson Yang)也断言,联邦调查局(阳1)很可能与此有牵连。当时,暗杀政治在美国还是为人们所接受的。不要天真地以为一些政府机构可以在国外杀害阿连德,他们在国内也有能力干同样的勾当。金博士和肯尼迪兄弟的死绝不是孤立的暗杀事件。
在过去几十年中,金博士的家人从未停止过追查金博士被暗杀的真相。但是,时至今日,真相依然扑朔迷离。
1993年,孟菲斯一家餐馆老板叫劳伊德·宙沃斯的在美国广播公司的专题电视节目上承认,有人给他10万美元,叫他想办法干掉金博士。
他知道这是有黑手党和政府人员参与的阴谋。自己见钱眼开,还是雇了一名警察刺杀了金博士。既然劳伊德·宙沃斯说得有鼻子有眼,美国司法部于1998年8月就此展开调查。同年,金博士的家人正式对劳伊德·宙沃斯及其他阴谋参与人提出起诉。
1999年12月,由6名黑人和6名白人组成的大陪审团在孟菲斯法院做出裁决,认定劳伊德·宙沃斯有罪,同时认定政府一些机构参与了暗杀金博士的阴谋。
2000年5月,劳伊德·宙沃斯突发心脏病,一命呜呼,享年73岁。
紧接着,美国司法部于同年6月完成调查,并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宣称劳伊德·宙沃斯所提出的阴谋论的指控缺乏证据,并建议停止对这一案件进行调查,除非发现新的可靠的证据。
在民主社会,在选哪个政党组建政府的时候,老百姓还有一定权利;但是,政府僚机器一样运作起来之后,它就不听老百姓的话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建国时期的先贤们对政府持有高度戒备态度的原因。
金博士活着的时候,是个不受政府欢迎的人,因为组织游行和抗议活动,曾经多次被捕入狱。他跟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J.EdgMHoover)的关系,更是形同水火。一方代表民间的弱势团体维权,向政府的现行政策和法律提出挑战,一方则代表政府维持现行秩序。他们的冲突是必然的,况且,胡佛又是个刚恒自用滥用权力的人。
在美国这样的民主制度中,政府职能部门要想扩大权力,就得找事干。战争时期,敌我阵线分明,胡佛领导的联邦调查局曾因成功破获德国间谍案而名声大噪。但在和平时期,也不能闲着不是?于是,金博士这类人就成了他的工作对象。甭管这些工作对象是真的还是假想的国家安全的敌人,要想突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增加本部门权力,要国会多拨经费,就必须这么做。胡佛在其任内,把个联邦调查局弄得跟盖世太保差不多。
胡佛从1924年到1972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这位有美国国家安全太上皇之称的胡佛先生,整起人来很有一套。此人对异议人士的打击迫害,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他在联邦调查局鼓捣出一套见不得人的整人方法,包括渗透卧底,电话监听,盗窃财物,散布流言,低毁攻击目标人物等等,并且冠冕堂皇地将之命名为COINTEURO工作方案。这套东西最早是用来对付共产党的。后来,他也用这套手段对付民权运动组织、三K党及其他民间组织。直到胡佛死后的1975年,联邦调查局的这些活动才遭到国会调查,并被认定为非法和违宪。
胡佛对民权运动领袖人物,抱有天生的敌视态度。他对黑人民权领袖豪沃德(T.RM.HowMd)的话毁,跟金博士死磕,诬陷支持民权运动的白人女演员吉恩·赛伯格(Jem Seberg)导致人家流产,最后自杀等等劣迹,都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政治态度。
当然,胡佛局长也不见得就是个种族主义者,主要是他容不得任何人对他的权威造成威胁和挑战。普利策奖获得者,著名报人杰克森·安德森(Jackson Northman AnJeIson)就因为报道联邦调查局不认真对付黑手党的事情遭到胡佛嫉恨,频道联邦调查局的长期骚扰和打击报复。
自从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罢乘运动胜利后,金博士和一些黑人牧师在亚特兰大成立了一个叫作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的组织,并当选为主席,从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民权运动领袖和公众人物。1957年2月,金博士的照片还上了《时代》周刊封面。这下子胡佛感到老大的不高兴。不就是一个组织黑人闹事的牧师嘛,还成明星了!得,看老子怎么整治你!从此,金博士就不可避免地成了胡佛的关注对象o1960年美国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肯尼迪因向公众表示过对金博士领导的民权运动的支持,在竞选中多得了不少选票,当选总统。肯尼迪进白宫后,他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出任司法部长。哥儿俩和金博士的关系都不错。胡佛一看这阵势,自己想整的对象一下子成了总统和自己顶头上司的座上宾,这口气咽不下去呀!这胡佛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主儿。心说了,甭看你现在得势,反正老子有实权,不整死你怪咱没本事。
胡佛心里十分清楚,要想扳倒金博士,首先要铲除他的政治靠山。既然动不了肯尼迪哥儿俩,那就先离间他们和金博士的关系。胡佛对金博士采取了在政治上搞垮,在生活上搞臭的策略。
无论在真正的民主社会还是冒牌的民主社会,要想整人,总还不能随便安个莫须有的罪名,拉到风波亭给杀了。一般情况下,整人的人少不了要做些“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给被害人罗织一些罪名,捕风捉影地搜集黑材料,以证明被害人确实有罪。否则的话,玩躲猫猫,弄被自杀的小把戏,虽然省事,有知情权的老百姓是不买账的,会给政府带来更多的麻烦。
胡佛不愧是整人专家,他十分清楚金博士作为政治人物的软肋。孤立金博士,把他塑造成为一个有害于国家安全的“危险分子”是胡佛玩的第一招棋。
最有效的孤立金博士的方法是先把他打成共产党嫌疑。5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麦卡锡主义的洗礼之后,社会各界已是谈共变色,谁都怕和共产党沾边儿。其实,美国共产党在五六十年代已日渐式微,但一些美共人士仍然积极支持反对种族主义的民权运动。鉴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尽管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民权运动的领袖们,包括金博士,都刻意和共产党保持一定距离。
虽然如此,把民权运动和共产党扯上关系也不是难事。南方的一些种族主义者早就放出话来了,说这帮黑小于往常挺老实呀,叫干嘛干嘛,没人敢刺毛。要是没有共产党和外来势力在幕后煽风点火,咋能哗啦啦一下子都跑到大街上游行示威,找茬儿闹事呢?一定要抓幕后黑手。
胡佛早就通过情报了解了民权运动的发展概况,也知道民权运动不是由共产党煽动起来的;但是,他就是看着几个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不顺眼,总觉着这些人是危险人物,所以,老早就派人搜集这些人的情报。
胡佛先在肯尼迪哥儿俩面前给金博士上眼药,说金博士有共产党嫌疑,从而离间肯尼迪哥儿俩和金博士的关系。在胡佛的蛊惑下,肯尼迪哥儿俩也渐渐对金博士改变了印象。
从1961年起,联邦调查局就对金博士的电话实行监听,并对其秘密跟踪,直到金博士被暗杀。金博士对胡佛领导的联邦调查局当然也不感冒,1962年初,他领导的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发布公告,严厉抨击了联邦调查局对民运的搅局行为。从此,金博士和胡佛的关系进入公开对立的阶段。
在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中,金博士属于走中间路线的民运领袖。比他左的有黑豹党,主张社会主义改革的“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和激进的茅康穆·艾克斯;比他右的则有一些早先成立的民运组织,譬如杜波伊斯领导的“全美黑人进步协会”,他们主张在法律框架内实现社会变革。金博士的路子既不左也不右。实际上,他把大卫·梭罗(HenV DavidThoreau)的公民不服从理论和甘地的非暴力抗争的斗争方式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走上街头,主动抗议,以非暴力方式挑战现行法律制度。因此,他所领导的民权运动获得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但是,胡佛并不这样认为,他非要把金博士打成共产党不可。尽管联邦调查局找不到足够的证据,胡佛仍不甘心。听说金博士的同事,纽约白人律师,民权活动分子斯坦利·莱维森(Stanley DavNbnson)和共产党有来往,联邦调查局就悄悄地在莱维森的办公室装上了窃听器,顺藤模瓜,终于查出金博士手底下有个叫亨特·奥戴尔(HunterPitts 0’Dell)的人和共产党有来往。凭着这些捕风捉影的所谓证据,胡佛不停地在总统面前嚼舌头,终于使肯尼迪哥儿俩对金博士起了疑心。
除了离间金博士和肯尼迪哥儿俩的关系外,胡佛要把金博士打成共党的企图并未得逞。后来,金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所谓民权运动中有很多共产党的说法就如同说佛罗里达州有许多爱斯基摩人一样荒谬可笑。胡佛则针锋相对,指责金博士是个最善于撒谎的人。
1964年,金博士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打碎了胡佛在政治上搞垮金博士的企图。然而,具有顽强斗争精神的胡佛先生并不服输,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把金博士搞垮,但还可以在生活上把他搞臭。联邦调查局在窃听金博士电话过程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金博士的婚外情。
现在中国社会比较开放了,一夜情、婚外恋、包二奶等现象日益增多,人们也见怪不怪。但是,在美国这样的民主社会,作为政治人物,和这些事情沾边儿,多少还会影响政治前途的。因此,从生活作风上人手把金博士搞臭,便成了胡佛工作的重点。
很快,一盘金博士的性爱磁带由联邦调查局制作出来,并发送到全国各大媒体。未了,趁金博士到外地参加游行的时候,直接给金博士家里寄了一盘,先让金太大听听自己男人和其他女人做爱的声音,让他家后院起火。果不其然,金太大为此曾和金博士大吵大闹。
这段时间,金博士的确让联邦调查局搞得焦头烂额。天天收到数不清的匿名电话和信件,讹诈的,恐吓的,漫骂的,无奇不有。金博士在接受和平奖致答谢词时曾经提到:“那些为和平和自由而斗争的先驱们还将受到猛烈的打击和迫害,甚至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这段话实际上也反映出金博士当时的心境。
尽管金博士和共产党扯不上关系,但他反对越南战争,要求社会平等的言论仍然招致胡佛及很多右翼人士的不满。
金博士死后,金太大克雷塔“金(Coretta Scott K1ng)继承了丈夫的遗忘,继续参与推动金博士开创的以非暴力为主体的民权运动,并在金博士被暗杀的当年,在亚特兰大市建立了马丁·路德·金中心,搜集整理保存金博士的著作和政治遗产,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
金博士的儿女都事业有成,这也是值得金太太高兴的事。金太大作为金博士事业的象征性人物,每年都会在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前后在媒体露面,为推动种族平等、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她于2咖年因病去世,享年78岁。
金牧师遇刺后,来自密西根州的民主党众议员约翰·康耶斯提出法案,要求将金博士的生日设为联邦假日加以纪念。1979年在众议院首次投票,但因缺少五票末获通过。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Jesse Helms)带头反对这一提案。他认为金博士并不是个重要人物,还批评金博士反对越南战争的立场,指责他为“务实的”马克思主义分子。其他人反对这一提案的主要理由,一是增添一个联邦政府有薪假日花费太多;一是金博士未曾担任过任何公职,为他设立纪念日有违传统。
投票失败后,为金博士设立纪念日的提议在民间却获得广泛支持。1980年,著名黑人歌手史提夫·汪达(StevieWonder)出版单曲《生日快乐》为设立金博士纪念日造势,并于1981年主持和平集会。这些活动收集到六百多万群众署名,成为美国历史上在单一事件上最大的请愿活动。金博士遇刺十五年后,即1983年,美国国会两院才通过并由里根总统签署的提案,正式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今天,人们纪念马丁·路德·金,一方面是肯定其历史地位,另一方面是要不断地唤起对那段历史的记忆,以便进一步推进民权和种族问题的改善。
重温金博士的《我有一个梦想》,人们会发现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和林肯废奴宣言中所宣扬的平等和自由在美国并没有完全实现,而种族主义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今天的美国,尽管种族问题和上世纪60年代以前有着本质的不同,公开的歧视转变成为“隐形歧视”,但它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疤疾。
几年前,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和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求职简历上的名字听起来像是白人,得到雇主回复机会比一个有黑人名字但资历相同的人高50%。
种族问题如不很好解决,必将成为美国社会分裂的隐患;消除种族主义,实现金博士的梦想,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值得欣慰的是,美国社会存在的这些问题,政府无权加以掩盖。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也充分说明,身为有色人种同样能够通过抗争实现改变社会的愿望。
“是的,我们能够做到!”总统竞选期间,常常听到奥巴马的这句话,在感叹社会进步的同时,这位自信的黑人候选人也常使我想起金博士,想起他当年的梦想。若没有金博士当年领导的民权运动以及他的壮烈牺牲,美国社会可能会是另一幅图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