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俗信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日,每至此日天气渐凉,妇女们便将亲手缝制的新寒衣寄送给在外地的丈夫、子女等亲人。如果亲人已经亡故,便用纸剪成“寒衣”,到坟前焚烧,以示送给冥间的亡灵。
此俗源起于中国古代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传说,秦始皇时代,江南妇女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筑长城。寒来暑往,几年过去了,孟姜女惦念着在外受苦的丈夫,考虑到北方寒冷,她便千针万线缝制了一套密实绵软的冬衣,并亲自长途跋涉给丈夫送去。然而,她万万没有料到范杞梁已经冻累而死,其尸骨就埋在他参加修建的万里长城脚下。孟姜女痛不欲生,放声大哭。刹时间,天崩地裂,长城在她的痛苦哭号中,竟然倒塌了八余里。孟姜女听从一位老人的指点,将带来的寒衣烧掉,衣灰飘然而起,终于落在丈夫范杞梁的尸骨之上。为纪念孟姜女奔行千里为夫送寒衣的感人故事,北方汉族民间便形成“十月初一烧寒衣”的祭祀节日。如今,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这类习俗。
十月初一是一年中最后一个鬼节。传说这天是阎王给鬼魂放假的日子。此时是立冬前后,天气渐冷,阎王好心给死人放假,也让活人给死人送寒衣。这天人们要带上纸钱、纸衣,到已故先人坟上去祭奠,称为寒衣节。在北方,还普遍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说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被抓去修长城,一走音信全无。孟姜女便做好过冬的衣裳,千里迢迢来到长城工地找丈夫。不料丈夫已经累死,而且被砌到城墙里。孟姜女听说便大哭起来,一直把长城哭倒了八百里,露出了许多死人骨头。她咬破手指滴血认骨,凡是万喜良的骨头血液可以渗人。这天是十月初一。孟姜女捡完骨头包上,就回家去了。后来,人们都觉得冬天来了,应该给已故的亲人送衣服鞋帽了,就纷纷上坟烧纸衣、纸帽,渐渐形成了寒衣节。节期一般是提前十日、五日去上坟,也有的当日上坟。
瓜州寒衣节
相传,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在中国西部筑长城,渺无音讯。农历九月,天气已凉,孟姜女挂念丈夫身寒,带上寒衣历尽千辛到西部找丈夫。多方询问,才知丈夫万喜良已不在人世。孟姜女悲伤哭泣,在万分悲痛中,将拿来的寒衣焚烧在长城脚下,这天正好是十月初一。从此,这一天就被人们作为寒衣节。在寒衣节祭奠祖先,不是去上坟,而是晚上带着麻腐包子等祭品,在大路边烧纸钱、烧纸衣,这一习俗在瓜州延传至今。
酒泉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日为祭祀先祖的节日,又叫寒衣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敦煌遗书《郑余庆书仪》(S.6537)记,此节日始于秦始皇时,“十月一日,赏新乔(荞)麦面”。当时流行品尝新收获的荞麦面,做成馎饦,类似于今天的汤面片、揪片子,并要佐以野鸡肉的羹臛食之。
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十月初一以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旧时,酒泉当地居民在这一天要献牲祭城隍,农民普遍上坟祭祖先,烧化纸钱。有的家庭还烧化纸糊的寒衣,以表示天冷时节,给先人送寒衣御寒之意,实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怀念。